第2520章 肩膀(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很顯然,周大老闆是站在了一個更高的位置來看待競爭。

他一點不擔心。

因為他先知先覺。

紫微星在國內未來的展,幾乎不會存在任何市場層面的風險,旗下不僅有微信、微博、今日頭條這幾款核心級產品,在外部還跟愛斯達、飯糰網、京東等潛在的網際網路巨頭有戰略關係。

偉大的成功,基本上已經定型了。

可是別人不清楚,就多少有些擔心。

程秉皓是技術專家,也不禁擔心起來,“真的要這樣做?紫微星已經分拆過了啊。”

“嗯?”

“現在的紫微星,只做國內業務,海外業務都交給了紫微星國際。也就是說,紫微星不需要跟矽谷巨頭去競爭,而且已經坐實了國內行業領導者的身份,完全有更安穩的策略。”

程秉皓是紫微星的早期團隊成員,是任cto。

後來技術跟不上了,就退居二線當了工程院的院長。

可他的地位還在。

在周不器這邊,也有足夠的尊重。

很顯然,他的思路跟張一明就很類似。

對紫微星來說,完全有更穩妥的展方式啊!

周大老闆說的是挺好,格局很大、胸懷很寬廣,可是把自己的肩膀貢獻出來……這是存在風險的,萬一真的有後起之秀踩著紫微星的肩膀,做出來了越紫微星的產品怎麼辦?

如果紫微星不把自己的肩膀貢獻出來,那以當下國內的網際網路市場的格局以及紫微星強大的產品線組合,新興的創業公司想要來挑戰紫微星的地位,這幾乎不可能。

就像過去這幾年的bat一樣。

除了紫微星這個異類,從夾縫中崛起了,其他的網際網路新興公司想要成長為比bat還強大的公司,那機率真是微乎其微。

這才是大公司最好的選擇。

反正只做國內市場,不去海外跟外國的巨頭競爭。不跟矽谷的科技巨頭競爭,那就不用採用太激進的方法,適當的收斂、穩定的控場,就可以牢牢的統治國內網際網路的相關行業了。

周大老闆的思路,這是國際化的思路,放開之後,雖然冒著風險,可只要跑出來了,就可以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可是國內不用啊,國內有牆保護,外人進不來,想進來就得先自我閹割廢掉半條命。

紫微星只面向國內市場,以目前的競爭力來看,已經足夠了。沒必要去進一步的提升競爭力,而冒著不必要的風險了。

去控場最好。

就像當下國際上最受歡迎的足球流派——傳控足球。這足球風格的攻勢也許不夠強勢,卻可以把皮球控制在自己的腳下,去限制對方的進攻。對方的攻勢被限制住了,自己先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沒有先知先覺,周不器肯定也會選擇類似的路線。

穩中求進。

寧可犧牲行業的整體進步,也要確保自家公司的生存價值,這本就是一傢俬人企業最應該選擇的策略。

矽谷的科技巨頭,之所以敢有許多激進的冒著風險的策略,允許別人踩著自己的肩膀,那也是形勢所迫。

國際競爭很複雜,而且可以選擇的方案也更多。要是他們不冒著風險,給別人踩著自己肩膀進步的機會、透過別人進步的方式來促進自身的進步,那可能別人就選擇別的替代方案了。

到時候,別人成長起來了,就跟你一分錢的關係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