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0章 流量費(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周不器不認為這是個正確的理由,說道:“消耗流量過多?這個邏輯無厘頭。實際上,哪怕紫微星佔到了9o%的流量,運營商都不能夠用佔用流量過多的名義來限制,因為這沒有違背流量的商業模式——使用者已為流量付費。”

郭鵬飛道:“使用者是使用者,企業是企業。畢竟從道理上來說,網際網路公司消耗了運營商3o%的流量,就應該為運營商帶來帶來3o%的收入;消耗了5o%流量,就應該為運營商帶來5o%的收入。”

孟厚坤不以為然,“哪有這樣的道理?使用者已經付費了,使用者花錢購買的流量,他們想花在哪裡,就可以花在哪裡,這是消費者的選擇!總不能去引導消費者,說是這個產品我賺錢太少,你們儘量別用;那個產品我們可以賺大錢,你們快快都來使用。”

郭鵬飛就很無奈的說:“可實際上,運營商根本就賺不到多少流量費。使用者們上網,更多時候都是在使用iFi。”

“iFi的寬頻那不是也花錢買的?”

“可那是買斷制。”

“呃……”

周不器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郭鵬飛接著說:“從企業來說,我們使用的所有流量消耗,也是買斷制,這就成為了運營商們巨大的運營包袱。”

“有點道理。”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這樣一說,就的確有一些道理了。

微信要消耗流量,是兩頭都消耗。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微信,要透過紫微星的伺服器來處理,而伺服器在服務的過程中,有一個接收、送的過程。

比如使用者甲了一條資訊,1kb大小,消耗了1kb的流量。

伺服器這邊接收了1kb的內容,並把這1kb的內容送給乙。使用者乙接到1kb大小的內容,也消耗了1kb的流量。

在這個過程裡,使用者甲消耗了1kb的流量,使用者乙消耗了1kb的流量,兩人就完成了1kb內容的傳輸。

紫微星作為服務方,在接收和送的過程裡,各自消耗了1kb的流量,總共消耗了2kb的流量。

所有的流量都是由運營商來提供,所有的流量都有成本。

資料在網際網路上傳輸,就跟卡車在高公路上跑運輸一樣,都有司機費、服務費、過路費、燃油費和汽車折損。

在這個過程中,就算使用者甲和使用者乙購買的都是運營商的流量套餐……運營商靠這個賺到了流量費。

可更大頭的是紫微星。

甲乙加在一起的流量消耗,才跟紫微星持平。

可紫微星是公司,這邊採用的是買斷制。就是不管公司消耗了多少流量,支付的費用都是固定的。

這對運營商來說,就很不公平,成了為優秀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打工的了,自家內部的語音網路對資料網路的補貼,到頭來都補貼給網際網路巨頭了。

比如,有的公司,向運營商支付了1oo塊錢的買斷費用。

可是該公司的產品不怎麼受市場歡迎,使用率不高、市場份額很低,就導致該公司的產品消耗的流量極少,可能只有1mb。

同樣的,紫微星這邊也向運營商支付了1oo塊錢的買斷費用,可是產品太好,太受市場歡迎,導致紫微星的流量消耗可能達到了1gb!

都是1oo塊錢的收入,可運營商要為紫微星提供的資料服務,是其他小公司的1ooo倍。

這就成了巨大的包袱和不平衡點。

可是,看問題不能只站在一個角度。

在這種事情上,各有各的說辭。

孟厚坤也聽懂了,就覺得這樣的角度莫名其妙,冷哼道:“賺錢比原則還重要?單從賺錢上來說,紫微星是製造了一些麻煩,消耗了太多的資源,卻沒能給運營商帶去足夠多的收益。可是,紫微星沒有打破原則,而這些原則都是運營商自己制定的。他們自己制定的原則,現在現不賺錢了,不去自我反思,卻來打破規則制裁紫微星?哪有這樣的道理?”

郭鵬飛氣道:“你跟我說有什麼用?人家就是這樣的道理!人家是國企,你說的這都是市場經濟裡的規則,人家國企玩的是半市場經濟。”

孟厚坤道:“沒道理,別忘了,網際網路有中立性!運營商不能區別對待,不能因為紫微星是大公司就格外地苛責,對待大小公司要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