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5章 補貼的悖論(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第2285章補貼的悖論

??周不器心間猛地一跳,似乎抓到了一些方向,自言自語:“拆盲盒的優惠券……”

??溫知夏輕緩地說道:“拆盲盒的生意,在消費者開啟盲盒之前,他根本就不知道盒子裡裝了什麼。等把盲盒買回家了,開啟之後才會得到真相。這既有一種心跳感、刺激感,也能讓商家把一些消費者不需要的產品賣出去。”

??“嗯。”

??“如果是因為有需求才有消費,那社會上就會有太多過剩的生產力,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如果把這種消費當成娛樂,就可以解決很多庫存。”仟千仦哾

??“你瞭解得很透徹嘛!”

??周不器哈哈大笑。

??溫老師這番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

??黑箱盲盒裡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挺好的,都“價值不菲”。

??可實際上,大多數的商品都屬於過剩的商品,還有就是從國內進口過來的小商品。這些商品的最大屬性就是物美價廉,看起來很貴很高大上,實際上很便宜。

??哪怕是1v這種級別的奢侈品。

??對1v這種奢侈品來說,為了維護品牌的地位和形象,一旦出現了滯銷產品,都是寧可銷燬也不能降價。

??這對1v廠商來說,當然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可損失雖然大,那也比降價銷售所造成的品牌損害要小得多。

??盲盒就不一樣了。

??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價值5o美元的盲盒裡,忽然開出了一條1v的t恤,價值8oo美元!

??這就是三方共贏了。

??對盲盒的消費者來說,花了這麼點錢就開出了一件奢侈品的t恤,真是太划算了,這絕對是一隻寶藏盲盒!

??對京淘來說,促進了消費,提升了拆盲盒活動的質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對1v來說,也是大有裨益。

??那些滯銷的t恤衫,肯定不能降價出售,那接下來就只能銷燬了,那就太浪費了。可是如果低價賣給京淘,這就不一樣了。

??京淘的盲盒銷售策略,並不是明碼標價的,而是隨機性的。

??如果消費者花5o美元買了一條1v的t恤,那說明這條t恤的市場價值就只有5o美元;如果消費者花5o美元買了一隻盲盒,從盲盒裡開出了一條標價8oo美元的1vt恤衫,這就不一樣了,這條t恤的市場價格還是8oo美元!

??因為這屬於寶藏盲盒,在消費者的狂喜和興奮之下,很容易透過社交平臺進行分享和傳播,還會進一步地抬高1v的品牌價值。

??透過拆盲盒的設計,一下就繞開了奢侈品不能降價的跨不過去的一關。

??類似的“不降價”商品,真是太多了。

??比如阿迪、耐克的鞋子,也是想降價也不能降,卻可以降價賣給京淘,然後京淘封裝到盲盒裡。

??這樣一來,盲盒的外在價值就大大地提升了,而實際上京淘的採購成本要遠遠小於外界的預期。

??不過,京淘的拆盲盒活動上線時間還短,實力還不夠,暫時還沒有跟1v、香奈兒、迪奧這樣的奢侈品牌達成合作。

??好在不著急。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遙遙領先美中兩國。這是奢侈品公司最重視的市場,這種畸形的消費社會里,就會出現很多畸形文化。

??比如很多年輕的女孩子,都想去迎合社會氣氛地買奢侈品,但是沒錢,怎麼辦?那就只能靠身體了。

??就像這邊很流行的一種養成文化。

??什麼是養成?

??總不可能去養成親閨女,也就太禽獸不如了。

??主要是一些年紀大的老混蛋,去市場中物色一些漂亮的年輕女孩,去資助她們,然後去慢慢養成……年輕女孩之所以願意被養成,最初的目的往往就是因為攀比心,想賺一筆錢買一個奢侈品包包,不被身邊的朋友們嘲笑。

??如果是條件更出眾的女孩子,那就會被更高層次的人盯上,比如三井先生。悉心栽培,然後安排到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家裡當居家女傭。

??溫知夏其實並沒有把京淘的盲盒業務看得這麼透徹,她只是找到了一些靈感,“盲盒是把消費轉變為了娛樂,這其實是在為娛樂消費,而不是為商品消費。優惠券也可以這樣,這是電影優惠券,電影的目的本身就是娛樂。”

??周不器眯起眼睛,“盲盒優惠券……”

??溫知夏輕聲道:“我在國內瀏覽過一些團購網站,在美國也用過groupon,這些網站其實都差不多。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優惠券,都是商家和網站合作,共同補貼給使用者的。可實際效果並不好,只有那些額補貼,才會引起消費者的青睞。”

??周不器笑道:“溫老師,你是真要出山了啊,厲害!厲害!眼光就是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