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3章 拆箱盲盒很怡情(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拆箱盲盒,本質上就是周不器最早在日本做電商的動機,就是要把國內的商品賣到日本去,利用日本那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來在一定程度上消化國內過剩的生產力。

多少有點跨境電商的意思。

不過執行起來難度不小。

京淘一路走過來,選中的是娛樂、遊戲、二次元的切入點,並跟雅虎日本、yikyak、ucgram等網路平臺合作,才算是在電商領域衝殺出來。

目前算是日本第三大電商平臺了。

今年在東京交易所成功上市,又從潮玩公社那邊學到了很多盲盒生意的精髓之後,才終於推出了這個心心念念很多年的計劃。

要把國內的商品賣向日本,尤其是中小企業生產出來的那些產品。

怎麼賣?

如果用正常模式的掛牌銷售,恐怕沒多少人會去買。

盲盒就是答案。

把消費行為轉變成一場遊戲,轉變為一場賭局!

靠著盲盒的不確定性來刺激人體中的內啡肽分泌,在拆箱的驚喜過程中產生快感,從而讓別人迷上這種拆盲盒的玩心跳的感覺。

京淘會從國內進口一大批上千種的商品,然後進行隨機地調配,都封裝在一個黑箱盲盒裡。

盲盒裡有什麼?

不知道!

運氣好了,說不定還能開出一臺膝上型電腦。

這可就賺大了!

與其說在京淘上購買黑箱盲盒是消費,還不如說這是一場拆盲盒的娛樂活動,消費者花錢購買的是拆箱所帶來的那種“心跳”、“刺激”、“驚喜”的感覺,而不是商品本身。

商品本身不那麼重要了,給國產商品向日本出口鋪平了道路。

盲盒的文化本身就是誕生在日本,“扭蛋”都出現幾十年了,就是把玩具放在一個膠囊似的蛋裡,不知道是什麼。把蛋扭開,才能驚喜地看到裡面到底隱藏著什麼玩具。

不過這套模式已經太多年了。

而日本社會里又太過僵化,並沒有出現一些變遷性的更具創意性的生意模式,京淘就是抓住這個機會隆重地推出了盲盒拆箱活動。

一下就火了。

坐在車裡,陳東就忍不住交了底,“過去兩個月……準確地說是過去一個月,第一個月剛推出的時候還在酵,還不算太火。過去這個月一下就火遍全國了。”

周不器問:“銷量多少啊?”

陳東笑呵呵地說:“已經將近2oo萬盒了,過去這一個月,就賣出去了13o萬盒。”

周不器又問:“一盒多少錢啊?”

陳東道:“不一定,分三個段位,普通版是2999日元,高階版是3999日元,珍藏版是4999日元。不包括運費。都算下來,基本就是3o美元一檔,4o美元一檔,5o美元一檔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那還真不貴。”

陳東笑著說:“本來就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太貴了他們也買不起。銷量最高的就是普通版,賣出去了1oo萬套。”

周不器緩緩地道:“日本的青少年少說也有4ooo萬,這麼一看,銷量也沒多少,普及度還不夠高。”

陳東道:“現在才剛推出兩個月,這個業務的總營收就過5ooo萬美元了,在整個日本的電商領域,就再也找不出一個比拆箱盲盒活動更火爆的網購活動了。”

周不器笑笑,“盲盒做好了,就會有長期性的黏性。就像很多人喜歡打牌似的,時間長了不玩,就心癢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