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4章 線上電影(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紫微星國際在洛杉磯也有分公司,是周不器前幾年打造出來的一個電影生態,一共有4個網站——電影社交網站f1iter,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電影評分網站metanetgo。

雅虎旗下也有一個movie頻道。

完成了對雅虎的收購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紫微星國際的這個“網際網路+電影”的產業算是有了更強大的實力。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一個更宏觀的生態下的奈飛和紫微星環球的幫助。

最近萬達又完成了對amc院線的收購。

這就更加地相得益彰了。

周不器來到了洛杉磯,先找到了紫微星環球的高管安·薩諾夫,讓她幫忙照顧妹妹,說是想去《特效化妝大對決》的節目裡學習、參觀,並取得版權上的合作。

然後,他就把關注點放在了電影上。

不是電影本身,而是“網際網路+電影。”

隨著移動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的概念也就該興起了,紫微星國際旗下的很多電影網站也都推出了版本。

周不器最關注的就是購票網站fandango。

國內類似的網站,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fandango就不同了,過去五六年裡,一直處於盈利的狀態,基本就不知道虧錢是啥意思。這主要跟產品理念的不同有關。

國內的電影網站,基本採用的都是補貼模式。

因為國內的競爭太大了。

電影網站又沒什麼技術含量,隨便就能做起來,門檻很低……想要吸引使用者,就只能去玩補貼。

所以,國內的影迷看電影買票時,都喜歡去線上買票。

因為線上網站有補貼,費用可以更低。

fandango就不太一樣了。

經營理念早就轉變了,以盈利為目的,每天都在想方設法地賺錢。除了網站上的廣告收入之外,還有一筆大頭的收入就是購票的佣金。

也就是說,影迷在fandango上購票,除了要按照原價買電影票,還要向網站支付一筆佣金。

有了佣金,fandango就可以賺錢了。

可這也就意味著,影迷們在購票的時候,很少會選擇線上購票,更多時候還是會去線下購票。線下購票既是上百年的傳統,價格也會比線上便宜。

周不器早就想對此作出改變了。

不過時機不太成熟。

想把“網際網路+電影”做好,還是要等移動業務展起來,前幾年還差點勁。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院線方的態度。

美國的電影院很多都有著幾十年的悠久歷史了,經營模式既傳統又僵化。

對這種線上購票的模式不以為然。

所以fandango展遲緩,就受到了這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很多電影院都不願意跟他們合作,不願意讓影迷線上購票。

現在則不同了。

萬達出現了!

萬達完成了對北美第二大院線amc的收購。

在這個過程裡,周不器可沒少幫忙。

所以交易完成之後,fandango和amnetetgo上購買。

圍繞著“網際網路+電影”,周不器有一個大計劃,是一個更大的全域性性的系統性工程。

一箇中式的網際網路思維。

這一套在美國這邊絕對可行。

就比如napchat在美國這邊做得這麼好,卻始終賺不到錢,向微信拜師學藝,經過了企鵝公司的一番指點,他們才茅塞頓開,原來還可以這樣做生意!這才找到了盈利模式,推動了公司的上市。

又比如支付寶。

後來美國這邊的所有金融支付類產品,基本都是拿著支付寶的模板在學習,從中選取一兩樣商業上的創新點,就足以大殺四方了。

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國內的網際網路在技術層面比矽谷還是要差很多,技術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產品層面卻可以反了。

在商業模式的想象層面,那基本上可以碾壓矽谷的網際網路產品。

就比如uber和滴滴。

一開始的時候,滴滴是模仿uber做出來的。等滴滴成長起來之後,uber就開始全方位地去模仿滴滴了。

不過,周不器並沒有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