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4章 半遮半掩的發展(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b><\/b>

周不器還是跟國內的團隊更有默契,基本上一個思路提出來,大家就可以順著這條線自地延伸下去了。

甚至賀陽不是做產品的,都能感受出來雅虎轉型之路要受到的衝擊,“別的業務且不說,這個由媒體向媒體平臺轉型的移動端的雅虎,最好還是由咱們自己人來操盤。”

張一明深以為然,“嗯,最好從今日頭條派出去一個。”

周不器也是這個意思,笑著說“對,還真應該這樣,美國人做生意的程式化太嚴重了。尤其是雅虎這樣的僵化的大公司裡,都有點不思進取。想要破局,還是得依靠外部的力量。”

張一明點了點頭,“那就儘快準備,我馬上就會組織今日頭條的高管們開一個會,把這個思路說清楚,看看誰願意去美國工作。”

周不器道“最好是懂業務、懂產品,善於人際關係的處理。留學過得最好,英語要好,不能有交流上的障礙。”

賀陽道“也不一定是一個人,可以帶3-5個人的小團隊一起過去,一起承擔起來。一個人的話壓力太大了。”

旁邊一直不怎麼說話的裴瑤開口了,輕聲道“最好是成立一個新的專案組,專案組裡多招些新人,或者從紫微星國際那邊的業務調撥過去,別用雅虎的老員工,這樣受到的壓力還能小點,至少內部比較穩定,可以一致對外。”

周不器笑著說“應該沒那麼嚴重,所有人都知道雅虎出問題了,必須要改。改變是大勢所趨,就算楊志遠也說不出什麼。”

賀陽笑道“那就半遮半掩地去改變,溫水煮青蛙。”

雅虎一定要改。

可是怎麼改,這就有很多爭論了。

按照周不器這幾個人的思路,雅虎應該“庸俗化”,要向著大眾產品的方向去改。

媒體的道德是傳播真實、專業、客觀的內容,這就是雅虎現在的定位。這當然是對的,可從市場來看,大眾更多的是圍觀效應,真假不重要、是不是專業、客觀也不重要,有趣有噱頭,吸引人有獵奇感才重要。

所以在當今這個紙媒凋零的時代裡,很多知名大報都活不下去了,都要破產了,比如著名的《華盛頓郵報》。

可是,很多八卦小報卻可以活得很滋潤。

尤其是好萊塢那邊,有幾百種。

原因就是這些小報不在乎什麼媒體道德,盡是報道一些胡說八道的東西,怎麼驚悚怎麼博觀眾怎麼來。

恰恰這類胡說八道的東西最能吸引眼球賣出銷售。

各種陰謀論也是在附和這種大形勢,比如登月造假、圓桌騎士、光明會、夢露是聯邦政府殺的、911是美國自導自演等等……這些圍繞著美國的陰謀論,都是美國人搞出來的,很多小報每天就專門研究這種不著調的論調,然後去廣泛傳播。

真假不重要,受歡迎才重要。

這實在有損媒體的道德和公約。

過去的雅虎是知名有公信力的媒體,肯定不能這麼搞。轉型之後的雅虎,就不一樣了,雅虎不再是媒體了,而是媒體平臺。

就像谷歌。

谷歌的媒體效應,也是來源於媒體平臺的屬性。

在谷歌這個平臺上,有著全世界許許多多的資訊,有真有假……谷歌不負責去鑑別新聞內容的真假,只是提供內容。

理論上是這樣的。

雅虎要從媒體向媒體平臺轉型。

可如果雅虎的一些老媒體人現了平臺上出現了很多虛假新聞,就一定會在內部掀起反對的聲浪,到時候就會很麻煩。

賀陽的說法就是防備這一招的。

慢慢來,半遮半掩地展。

溫水煮青蛙。

等那些“老媒體人”反應過來了,現了,到時候雅虎的轉型已經完成了,他們想反對也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