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章 有錢才有脊樑(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周不器展開了一番論述。

正常的創業思路,是找一個有市場需求的行業,建立一個優秀的團隊,找來部分資金,就開始幹了。失敗的機率很高。

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創業團隊的能力高低,往往是最不重要的。

阿里當年的十八羅漢,都是歪瓜裂棗在別的地方找不到工作的湊在一起;企鵝剛創業的時候,也是一群蝦兵蟹將,技術總監要拿著一本資料庫寶典,邊學習邊去寫程式碼。

能力差了不要緊,慢慢學就行了。

就怕方向選錯了。

就怕沒經費。

大多數創業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兩點:一,方向選錯了;二,錢不夠。

只要過了這兩關,就可以成功。

尤其是錢。

這幾年,錢的決定性作用還沒有受重視,還是傳統的那一套創業理念。國內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國外是“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

再過些年就不一樣了。

先,就是國內的人才足夠多了,可以根據戰略需要來挑選人才了,尤其科技行業的創業。柳老總為本土民營企業提出的“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思路就不適用了,可以更新換代,朝著馬老闆提出的歐美風格的“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的三要素思路去轉變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錢。

砸錢做市場,比什麼戰略都更管用。

錢多,就是絕對實力。

凡客、樂視的失敗,與其說是戰略失敗,還不如說是“活人憋尿憋死”的,是因為現金流危機沒挺過去,所以失敗了。

根本原因,是沒錢了,所以玩不轉了。

要是凡客、樂視這種公司再晚個五六年出現,國內的資本熱潮起來了、新的創業觀念出現了,說不定這倆公司就創業成功了。

美團、滴滴、拼多多、快手等一批新時代的it公司的成功,就是基於“錢無限多”這樣一個新的創業理論的大背景。

包括蔚來、理想等一批造車新勢力,之所以敢跟特斯拉掰手腕,也是基於國內蒸蒸日上的經濟形勢和熊熊烈火般的資本浪潮。

錢無限多,就可以跟特斯拉正面硬扛。

然而,後來種種原因之下,環境變了,他們融不到更多的錢了,也就不行了,就會被遠遠甩開了。

現在才2o11年,國內相關部門批准民間私募的大規模運作沒幾年,算是剛剛起步。等過幾年成長起來了,“錢無限多”這樣一個資本概念,在創業環節中的重大作用就明確無誤地體現出來了。

周不器說出的這套觀點,放在幾年後,那已經是行業共識了,沒什麼稀奇。甚至都破圈了,都應用到奶茶連鎖、咖啡連鎖、火鍋連鎖的領域裡了。

不過,現在才2o11年,絕對是很新鮮的觀點。

周不器道:“京東選定了電商的方向,非常正確,國家的訊號很明確,接下來一定會大力推動電商市場的展。接下來,就是錢了。錢一定是越多越好。”

“嗯。”

劉強棟似乎還在猶豫。

周不器明白對方的心理。

無外乎就是不甘心過分地稀釋自身對京東的持股份額。

現在已經是年末收官了,過去這一年,京東的年度虧損是2o億。乍一看,太震驚了,太多了。可是,京東的年銷售額過4oo億。

只要京東能拖延一年半載的貨款,那麼賬上就能存有幾百億的現金流,然後去不斷地寅吃卯糧,用未來的收入來填補今天的虧空。

區區虧損2o億,根本就不算什麼。

除非真的生了不可控的意外事件,京東的品牌信譽毀了,所有的供應商都來催債,生了擠兌事件。

可是這種事情,幾乎不可能生。

這樣來看,京東現在根本就不缺錢。

既然不缺錢,為什麼要融資稀釋自己的份額?就算要融資,等堅持幾年,京東的估值越來越高的時候再融資,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