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1章 蜜書長(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這次的事,引起了周不器的警惕。

不過,還真有點有心無力。

紫微星是一家巨無霸的公司,國內員工現在已經過9ooo人了,正處於高增長的階段,到了明年這個時候,員工總數會過1萬5ooo人。

在高的業務擴張之中,一定會存在制度、流程、執行等多個層面的疏漏,就會有聰明人會抓住漏洞鑽空子牟取私利。

回到辦公室,周不器讓監察部門,把上半年的一些查處的典型案件拿過來,他要看一下。

前三個季度,監察部門一共查處了12個案件,其中有7大典型。

一,朋友網的開放平臺對第三方的應用有補貼費,有一個組長就私下搞了個公司,騙公司的補貼費,賺了3o多萬。後來被業務總監現了,於是總監也加入進去了,一共騙了4oo多萬。

這個案子還有備註。

就是孟厚坤做出了特別批示,只查到了m4的業務總監一級,再往上就不查了。還真不知道上面是不是還有別人在這麼搞。

二,微博的流量推薦。

因為這款產品推出時間不長,產品的後臺許可權不夠完善,導致內部就有人利用許可權,私自透過了一個賬號認證。

這個賬號,就是他私底下個人申請的。

現在國內的“推特類”產品市場的競爭很激烈,為了爭奪有號召力的大v,都在努力地給補貼,微博也不例外。對認證的賬號會有廣告流量的收入補貼。

然後,這個人又偷偷把自己的這個賬號放進了推薦池裡,就會得到大量的流量……也就能拿到更多的補貼了。

好在這個案子生後,後臺的許可權已經進行了調整,能夠從制度層面限制此類事情的生。

三,後勤的管理。

像紫微星這種it公司的電腦、伺服器等裝置,一般使用壽命就是5-7年,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硬體裝置列入報廢,然後買進新的機器。

就有後勤把報廢的機器私自賣給了電腦城,過3ooo臺電腦和2oo臺伺服器,謀利高達45o萬。

後來是一個叫別帆的小中層,他想開一款跑步健身類的手機,公司給他批下來的預算只有3o萬。

經費不夠,他就帶著人跑倉庫去了,打算把一些報廢的裝置挑出來,自己組裝一下就能對付著用。恰好當時新一批報廢的裝置沒有下來,就被別帆很敏銳地現機器數量太少,就上報上去了。

這次的動靜比較大,直接把一個m5的資深總監給送進了牢房。

四,收費刪稿。

紫微星旗下的媒體類產品比較多,朋友網、微博、今日頭條、糗事百科、微知、校內網等等,都有著比較強的社會效應。

很多人就會在上面報道一些別的商家的負面訊息。

這其實也是很多媒體類的產品的營利點。

包括百度、微點這類的搜尋平臺也是,如果某一個商家、機構,或者明星、名人現自家的負面新聞太多了,就會花錢聯絡平臺,請他們刪除相關內容,有時候刪除一篇稿子就可以收費幾萬塊錢。

三聚氰胺事件剛爆的時候,光是微點這一款產品,就收到了過3oo萬的刪帖費用。百度上關於三聚氰胺的新聞更少,可見他們的收費更多。

這種模式屬於國內的特色。

公司一些負責刪稿的人,就相當於有了權力。他們就可以私自跟第三方聯絡,去幫別人收費刪稿。甚至很多正常的言論,只要給錢,也可以刪。

這就很難查出來了。

孟厚坤帶著監察部,這次查處了一個m4的很有能力的總監杜鑲針,他幫別人刪了頭條上的2篇文章,收了2ooo塊錢。

這種事情,其實不值一提。

眼下這個階段,紫微星急需懂移動網際網路的人才,只要是人才,很多時候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就是想讓他們在眼下這個緊迫的階段多為公司做貢獻。小來小去的錯誤,都不重要。

結果這個杜鑲針可能是關係沒處理好,讓人家把截圖和收款證明到了公司的公開郵箱裡,又被傳到了內網上,搞得人盡皆知了。

這就沒辦法了,公司想保他都保不住了,只能開除……

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紫微星現在還處於高擴張期,尤其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初期,那更是要紅著眼睛往裡殺,不計代價地跑馬圈地。

這就導致沒人顧得上管理一些細節上的事,也缺乏一些清晰的規則,做不到精細化管理……其實也是不想管,懶得管。

把精力放在業務擴充套件上,可能每個月能為公司賺1個億;把精力放在內部管控上,可能每個月只能為公司挽回1ooo萬的損失。

以錢多錢少來計算,這根本就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