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1章 主場(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第二天,周不器身邊鶯鶯燕燕,有石婧琳、孫莞然、寧露和麥飛雪隨行。好在還有曼聯的一些核心高管七八個男性,大部隊看起來就比較正常了。

主要是看一下建築工程的進度。

是四個地方。

先去了老特拉福德球場。

夢劇場的設施落後,周不器入主之後就啟動了翻新計劃,每年夏天都要進行一波翻修,一般就是5月份-9月份,新賽季初期的比賽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這個夏天會對球場的所有座位進行翻新,包括佈局、位置、高度等多個方面的調整,要把所有座位都拆除,然後重新規劃、重新設計、重新安裝。

總投資48oo萬英鎊。

目前工程已經完成了95%,還剩下西看臺最後一點收尾沒有完成。比賽的時候,這片看臺會被一塊大幕蓋住。

工程進行得很順利。

預計再有5-6年的夏季改造,整座球場就會里裡外外的全部改造完成了,就會煥然一新變成一座偉大的現代化大球場。

沒辦法,過去的老特拉福德球場很尷尬。

有多尷尬?

連新的歐足聯標準都不符合,都無法承接歐冠決賽這樣的重大賽事的舉辦。本來上個賽季的歐冠決賽,就落戶在英國了。

讓整個英蒙羞的是,不管是曼聯、利物浦,還是切爾西、阿森納,這些豪門看起來挺厲害,實際上球場級別都太低了。

沒辦法,最後把球場選在了溫布利大球場,在一箇中立球場裡舉行。好在對曼聯來說也算是半個主場,在歐冠決賽裡擊敗了巴薩,復仇成功捧起了大耳朵杯。

第二個地方,是訓練基地的改造。

曼城那邊斥巨資改造了訓練基地、訓練設施,以及青訓裝置,曼聯這邊也要跟進,不能在這方面處於下風。

昨晚,周不器已經跟曼蘇爾達成了互不侵犯條約。

其中一條就是雙方的青訓梯隊不要互相挖牆腳。

這就要求曼聯必須要在青訓的建設上有更高的投入和設施標準,否則小球員都跑到曼城那邊去了。

第三個地方,是位於訓練基地附近不遠的五星級酒店專案,設計高度達到了32層。

設計團隊來自倫敦,施工團隊來自本地。

已經開始建設了。

挖掘機、大卡車、翻斗車……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人師傅們。

周不器隨便看了幾眼,就不太滿意,感覺這個施工隊的效率太低了,工作態度很不認真。要是從國內引進施工團隊,可能明年這個時候,五星酒店就能開業了!

但是沒辦法,只能這麼搞。

曼聯這波搞大基建,就是來自曼徹斯特市政廳的支援,是財政給予的達到了2.13億英鎊的長達15年的無息貸款。

其中,五星級酒店專案的資金是1.42億英鎊。

剩下的7ooo萬英鎊,主要就是用來卡靈頓基地的翻新、改建,以及曼聯對周邊社群的送關懷、送溫暖。

這就是第四個工程了。

曼聯會出資15oo萬英鎊,幫助周邊7個小區,總計62棟居民樓、獨立屋、公寓進行翻新和升級,從而表現出曼聯所承擔的社會價值,以及向公眾傳遞曼聯的價值觀。

換一個角度理解,其實就是曼聯花了15oo萬英鎊,申請來了一筆2.1億英鎊的免息貸款,以及進行了一波市場營銷,並且拉攏了周邊居民對曼聯的熱愛,讓他們對曼聯更加支援。

7個小區的改造,可不僅僅是小區的美化、居民樓牆體的翻新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植入曼聯元素。

讓老特拉福德球場附近周邊所有的小區,到處都是曼聯的標誌,到處都是紅色的海洋,相當於佔用別人家的地盤,免費給曼聯打廣告。

其實也是配合當局足球城市、旅遊城市的一種策略。

類似的工作,曼城那邊也在做。

基本上就是整個曼徹斯特,在圍繞著曼聯和曼城雙管齊下,重要性可想而知。

周不器這一行調研的過程裡,有太多當地頭頭腦腦的人物過來拜訪了,市長、議員全程陪同,還有本地的銀行家、上市公司老闆。

調研隊伍一共14人,陪同的隊伍則有2o多個人,一共準備了三輛中巴客車。

整個流程中的焦點,當然就是周不器了。

頗有幾分言出法隨的力量。

在路過一條距離老特拉福德球場不遠的商業購物的步行街時,他就隨口說了一句:“應該在這裡增加更多的曼聯元素。”

增加了曼聯元素,遊客們來老特拉福德球場參觀的時候,就有可能也會來這條購物節感受當地的曼聯文化。

就會促進消費,帶動旅遊經濟了。

曼聯會出資1oo萬英鎊來推動商業街的改造,市政廳方面也當即表態,說是會參與到這個專案裡,只要透過了議會的批准,就會拿出不低於1oo萬英鎊的費用配合著參與進來。

作為周不器的女人,石婧琳、孫莞然在這種眾星捧月之下,也與有榮焉,覺得臉上有光,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

第一次經歷這種場面的麥飛雪就更加地震撼了。

她雖然英語不太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可是這場面讓人過目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