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 微不足道的流量(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有些事情,還真是很難做到兩全其美。

市場擁有巨大的力量。

在這種力量面前,周不器也渺小得如同螻蟻,他根本抵擋不住周邊房價的迅上漲的趨勢。供不應求,就一定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張伊秋接著說她的故事,在找房子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月租27oo塊錢、樓齡3o年的5o平開間,那裡擺了4張床,其中3張都排列在客廳。

4張床,住著6個女生。

她們在一起合租。

“這邊有太多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年輕人了,就沒有租不出去的房子。”

張伊秋的這句看似平淡的話,道出了當代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拼的無盡辛酸。年輕人是未來、是希望,可是這一代的年輕人身上肩負著太多難以想象的壓力。

說到這裡,郭丹加了一句,“我有一個朋友,是個公務員,就很有投資頭腦。他湊了7o多萬,在這邊買了4套房子。就只付個付。然後把房子租給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年輕人,靠著他們的租金來養房。閃展騰挪的,那天我們聊起來,都誇他有頭腦,應該出來做生意。”

周不器點了點頭,“越是複雜的市場裡,越是充滿機會。只要膽子大,敢貸款,敢拼敢上,就能享受到時代的紅利。”

這是一份圍繞著網際網路和房地產的雙向大紅利。

誰要是看準了,幾乎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在大廠旁邊多買幾套房,然後租給大廠的年輕人,坐等收租,靠著租金還房貸就行了。隨著時間的遷移,網際網路行業會越來越有錢,員工的薪資會越來越高,就會把租房的價格越推越高。

與此同時,全國的房地產大潮又轟轟烈烈,房價節節攀高。

簡直就是美滋滋。

手裡有些結餘,就繼續買房,繼續租房,不斷地把這套生意模式運作下去。而最初的啟動成本,其實只需要十萬塊的套房的付款。

就有剛畢業的大學生,現了這裡面的玄機,然後就衝進去了,不斷地買房、租房、收租金、還貸款,繼續付買房。

如果還款壓力太大、資金週轉不開,也沒關係,反正房市這麼火,直接拿出一套房子轉出去,資金壓力就減輕了,結餘的錢還能接著再支付三套房子的付款。

就跟高利貸似的,利滾利地滾下去。

其實就是在喝當代年輕人的血。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張伊秋能成為郭丹的秘書,本身也是很聰明的姑娘,當下就現了一個大機會。連大老闆都能肯定的思路,那就一定能成!

這是機會啊!

她本來還在猶豫不決呢,自己工作兩年,好不容易攢了點家底,房價卻越漲越兇。她幾度有過自己買房的想法,都膽戰心驚地嚇退了。

萬一房價跌了呢?

幾年的辛苦拼搏就都白費了。

可是聽大老闆這番話,似乎房價未來還會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那就沒問題了,該出手時就出手!

她暗暗下定決心,這次回去之後,就給父母打電話,從家裡借點錢,然後把這幾年攢下的家底拿出來,付個付,在附近買一套房子!

這一刻,張伊秋感受到了在大人物身邊工作的魔力,在很隨意的言談舉止之間,就能對自己這種小人物的命運生改變。

選擇果然比努力重要啊!

要是自己是大老闆的秘書,那該多好啊?

可是,當看到貌美如花、好似畫裡的仙女下凡似的寧露之後,她就心灰意冷了,以自己這點姿色,恐怕還沒這個資格。

大老闆再偉大,他也是個男人。

張伊秋畢業好幾年了,職場經驗很豐富,對男女之事也看得很透徹,遠不是董辦秘書室裡的那9個新來的小秘書能比的。

受到了大老闆的示意,她接著說。

今年5月份,她終於找到了房子,是一套兩室一廳總面積過8o平米的大房子,因為是新房,租金就更高了,達到了65oo元。

好在可以合租。

空出來的是一個大臥室,次臥和客廳都擺上了床,一共住著4個女生。次臥2個,客廳2個。她們4個要承擔4ooo元的租金,剩下的都要由大臥室承擔。

張伊秋接受了,就搬進去了。

去了之後,才現合租的那4個女孩兒,也都是網際網路從業者,全部是在附近的公司“小廠”,工作年限1-2年。

認識之後,她們4個對她都表達出了強烈的崇拜之意,都激動地和她套近乎,加她微信。

第一句話基本都是在問:“你們那裡還要人嗎,你可以幫我嗎?”

同樣是網際網路公司,差距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