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命中的貴人(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spotify新一輪的融資,估值可能會過1o億美元,已經是初具規模了。接下來,就是要展開全球化的佈局。

做音樂流媒體比做影片流媒體要相對簡單。

因為音樂的資料量小,運營成本更低。

簡單,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競爭對手。要儘早地出手佈局,先把賽道佔住。

周不器告訴丹尼爾,現在主流的音樂產品主要還是音樂網站、音樂軟體,都在圍繞著pc網際網路做。接下來,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這是一個機會!

spotify一定要抓住時代的脈搏,哪怕在pc端的份額沒做起來,也沒關係,這已經是過去時了。有多少人會用電腦聽音樂啊

過去的索尼的apod這麼成功,原因就在於抓住了消費者聽音樂的本質。聽音樂,更多的是隨時隨地,是碎片時間。這跟智慧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有著邏輯上的高度重合。

spotify接下來的重點力市場,一定是推出多種版本的基於智慧手機的,這才是未來!

這已經是spotify的c輪融資了,周不器向丹尼爾提出了三大要求。

一,展北美和韓日市場。

二,戰略重心向移動網際網路傾斜。

三,尋找與雲端計算平臺的合作空間。

當然,這裡的雲端計算平臺,只能是紫微雲。周不器培養起來的音樂流媒體產品,總不可能跑到競爭對手那裡。

為此,周不器用他所知不多的雲端計算知識,給丹尼爾艾克進行了簡單的普及,“線上聽音樂,其實是一個下載的過程。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聽音樂、看影片都是把資料內容下載快取到終端,然後進行讀取。電腦上還好,硬碟空間比較大,手機卻沒有這樣的優勢。雲端計算是解決方案。”

丹尼爾艾克深以為然,“是的,雲端計算是線上服務的終極解決方案,代表著網際網路的未來。spotify和紫微雲在英國區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年輕人在使用智慧手機聽音樂的時候,其他的音樂聽時間長了都會卡頓,我們的產品卻不會。”

周不器笑道:“這就是雲端計算的意義。”

網際網路資料的獲取,需要傳輸並下載。

在網路上看新聞、看影片、聽音樂、玩遊戲等等,其實都是資料的下載過程。不過,這些資料一般不會被使用者現,會藏在快取裡。

快取堆積得多了,就會很卡。

解決的辦法就是找到快取的資料夾進行清空,如果找不到,就可以使用微點安全衛士這樣的產品來清理。

釋放了空間,執行就流暢了,電腦的開機時間也能縮短。

智慧手機也是一樣。

為什麼安卓系統經常卡頓,而蘋果的ios系統會很流暢

原因很多,基於快取層面的痛點有兩處。

第一,ios系統有自動的清理機制,就是使用者用不到的快取檔案,系統會自動地清理,來確保iphone的乾淨,執行就流暢了。安卓系統後來其實也有類似的功能,不過那是架設在gms的服務,國內用不了。

第二,就是雲端計算服務了。

雲服務,就是雲端服務。

跟雲端對照的是使用者的終端,即使用者的電腦、平板、手機,這些都是終端裝置。

傳統的線上看電影、聽音樂的技術邏輯,是終端裝置透過網際網路向平臺方的伺服器送請求,請求下載相關的資料檔案到終端的快取裡,然後讀取快取,就可以播放影片、播放音樂了。

雲服務可以繞開這一關,直接在雲端進行,資料內容不是下載到終端,而是下載到雲端……這樣一來,就不需要佔用終端的快取空間了。

終端裝置就乾淨了,執行就流暢不卡頓了。

ios系統更流暢,因為蘋果在國內開通了雲端計算業務,即inete的頭頂上都跟ic1oud對接。透過雲端來降低終端的計算、儲存和執行消耗,把很多複雜的處理都在inete終端只接收訊號或者處理一些簡單的計算,執行當然就流暢了。

谷歌雲比蘋果雲強大了不知幾個數量級,谷歌當然也可以。

但是,谷歌雲在國內被封殺了。

谷歌雲無法進入國內市場。

就導致國內的安卓系統無法使用跟ios系統類似的雲服務,就意味著所有的工作都要由終端的手機來完成,工作量多、任務量大,當然會很卡。

同款型的小米、華為、ov、中興這些國產手機,國外版本的配置都比國內的低。不是為了坑老外,而是因為國外可以用谷歌雲,技術不夠才用配置來湊。有了雲端計算的加持,就算配置很低,也能執行得比國內的高配置還流暢。

就比如在國內會有延遲,安卓手機卻零延遲,原因就是雲端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