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強業務(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這段時間國內的影片網站公司66續續地上市,百度和企鵝也都開始佈局這個行業,這讓紫微星內很多人都比較著急。

這一次,周不器算是一次把話都說清楚了。

紫微星不打算做所有事。

公司的規模大,不代表公司的實力強。就比如百度,公司規模很大,但真正的強業務,也就是搜尋了。其他的業務也許也能賺錢,可都不屬於高價值業務,今天能賺錢,說不定哪天就不行了。

紫微星要做強的公司,而不是大的公司。

至少國內的業務要這樣。

一定要有很強的抗壓能力。

當年的安然實力也很強呢,市值高達1ooo億美元,出事了,大半年就破產了,其實就是大而不強,抗壓能力太差。

這天晚上,周不器、郭鵬飛和孟厚坤三人,私下小聚。

郭鵬飛對這樣的選擇其實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紫微星只做國內的業務,就這麼大的市場。總有一天會遭遇增長瓶頸。”

周不器笑著說:“還早呢。微信、今日頭條、微博這些好說,像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未來還有很漫長的展之路。”

郭鵬飛道:“資本市場靠的就是講故事,講故事就是要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做得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做了,就會被追捧。”

周不器道:“所以要用更長期的眼光來看,咱們持有紫微星這麼多股票,股價的短期波動,對咱們幾個有什麼意義?”

郭鵬飛微微一怔,“靠”了一聲。

孟厚坤笑哈哈,很讚歎地說:“這才對嘛,這才是我認識的周老大。”

對一些普通員工來說,他們持有的股票很少,所以公司跟風口就很重要。跟風了,股價就容易在短期內大漲,他們就可以賣掉股票大賺一筆。

可是,對周不器、郭鵬飛、孟厚坤這種十校創業聯盟的元老來說,這種手段就沒什麼意義。他們持有的股票太多了,以至於每次套現,都要提前出公告。

這就完了。

創始人級別的重要股東要跑,必然會引來市場恐慌,會給市場留下一種印象,紫微星是在短期內講故事炒作,目的是拉高出貨。到時候必然會有一大批人跟著拋售,導致股價暴跌。

想要保持股價的穩定,出貨就一定要慢。

比如郭鵬飛,他如果想套現乾淨,至少得分十幾二十年才行。

可網際網路公司,有幾家能活十幾二十年?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郭鵬飛不可能大規模地套現紫微星的股票,他還要依靠著股票來執掌公司呢,這就意味著他可能三五十年之後還是重要股東。

怎麼才能確保紫微星在幾十年以後還能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還能保持很高的市值?

那些零碎的門檻不高的業務就沒意義了。

也許短時間內能做起來,能賺到錢。

可是在高變化的網際網路浪潮下,低門檻的業務很容易就被新生產品顛覆了。這些大而不強的業務,都活不了太長時間。

從更長遠的時間線來看,紫微星還是應該做一些有著核心競爭力的強力業務,這樣才能保持更長期的存在價值。

從這一點上來說,阿里做得很好。

阿里收購了很多公司,併入到了自家的生態裡,效果都不太好,搞來搞去把這些公司都搞死了,受到了外界很大的嘲諷。

可這只是業務層面的失敗。

在更高的層面來看,阿里的目標是要活1o2年。

阿里把這些公司買過來,本來就不是為了把這些公司經營好,而是為了依靠著這些公司來強化自身天貓、淘寶和支付寶的核心地位,來維持這些產品的更長期價值。至於買過來的其他那些零碎的公司,是死是活,哪有那麼重要?

像什麼優酷、餓了嗎、口碑、uc這些公司,今天不死,十年二十年後也基本壽終正寢了。

對阿里來說,只要確保了天貓、淘寶、支付寶、阿里雲這些核心業務的強大生命力,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賺大錢。要是優酷、uc、餓了嗎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就活不下去了,等新的好公司出來了,再買過來就是了。

總歸是要維護好阿里的核心業務,所以要不斷地合合合,不斷地給自家核心業務縫補丁。

紫微星和阿里不一樣。

阿里這麼搞,根本目的是為了流量,他們要依靠著流量來保持淘寶的長期生命力。

紫微星就不必了,旗下的幾款產品都是流量中轉站,就沒必要打補丁了,只需要重點運營好幾款核心產品,以後靠著賣流量,就如同擁有了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