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基礎設施工具(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傅勝心頭一震,堅定的意志不禁有些動搖,“不……不至於吧?”

周不器道:“這件事,一定會生!”

傅勝掙扎著說:“這吃相未免太難看了!第三方的開者們用他們的智慧和靈感,為蘋果商店開出了許許多多有趣的,然後蘋果現其中的幾款好的就自己做,這不是摘桃子?”

周不器瞥他一眼,“微軟呢?不說別的,朋友網開放平臺上有很多款自制的小工具,就沒有類似的做法?”

“這會傷害第三方的開者。”

“開者是為了賺錢,而資本的屬性就是流向有利可圖的窪地,而無關乎尊嚴和公平。只要蘋果能夠確保自家的生態體系有利可圖,就一定會有無數的開者為他們服務。”

傅勝緩緩地說:“第三方平臺開一個手電筒,可以透過廣告來收費。如果蘋果自己把手電筒功能做出來了,直接嵌入到了ios系統了,就沒有廣告收益了,這不划算。”

“你完全說反了,正確的商業決策往往都反常識。”周不器搖搖頭,“蘋果自己做,他們不賺廣告費,可對蘋果這個體系來說,才是最划算的買賣。不僅不會傷害第三方的開者,還會為他們創造更大的價值。”

傅勝道:“你也不一定都對。”

周不器笑笑,“那肯定啊,我又不是上帝。但是在手機作業系統的理解上,我一定是對的。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如果第三方種下的梧桐樹不夠好,會時不時地有彈窗廣告傷害使用者體驗,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第三方的梧桐樹都清理乾淨,然後自己去做。”

傅勝沉默不語。

他對開手電筒沒什麼興趣,這就是個小玩意,讓小孩子們去嘻嘻哈哈地玩耍就行了。他有野心有志向,他要做的是大生意、大產業。

但是,見微知著啊。

手電筒,本質上是為智慧手機和作業系統輔助的工具型的產品,這和他要做的“清理大師”、“清理記憶體”、“電池醫生”、“安全衛士”等產品,沒什麼實質上的區別。

如果手電筒沒有出路,那麼其他的諸多類似產品,恐怕也沒有未來!

周不器道:“想要展、打造一個作業系統,就跟創造一個城市一樣。要吸引人口,這就是使用者;也要吸引商人,也就是開者。有了勞動力,有了商業專案,才能源源不斷地創造價值、提供稅收。”

傅勝茅塞頓開一般,“是啊,蘋果不需要自己做生意,他們做的是作業系統,他們不需要賺廣告費的錢,他們靠收稅賺錢。”

周不器道:“想要吸引人口,想要吸引商戶,前提條件是要有很充實很完善的基礎設施。有住房、土地,有水電煤氣的供應,有交通運輸,有仲裁協會。手電筒,就是作業系統裡的基礎設施。市面上的手機作業系統這麼多,競爭這麼激烈,誰家的基礎設施條件更好,誰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使用者和開者。”

傅勝有幾分呆,“這就是你教過我的,用天空的視角俯瞰地平線。”

周不器道:“想要創造一座偉大的城市,起步階段是最難的,因為城市機構的不完善、政策的缺失和解讀不清,以及為了招商引資引來了太多的手腳不規矩的商人。這都很正常,是任何一座城市展的必然趨勢。一百年前的紐約遍地都是幫派火併,五十年前的東京到處都是小偷和罪犯,二十年前的北上廣深,也都差不多。可現在呢?現在是和諧社會。”

傅勝心頭有些冷。

很不妙啊!

這麼說看,豈不是他要做的這一套“清理大師”、“記憶體大師”、“電池醫生”的產品矩陣商業思路根本就沒有未來嗎?

周不器看出了他的擔心,進一步地解釋道:“城市要展成規模,作業系統的功能要逐步地完善,這些都需要時間。在展的早期,還是要重點的依靠那些手腳不太乾淨的商人們提供服務。等展的越來越成熟,就可以一點點的卸磨殺驢了。你沒現長虹、聯想、國美、蘇寧等一批前幾年如日中天的公司這幾年的口碑在逐漸走低嗎?他們沒有變,是時代變了。”

傅勝可不想類似的遭遇生在自己身上,皺眉道:“這樣對嗎?”

周不器道:“當然是對的,無情才是大善。不管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還是一個作業系統,想要變得越來越好,一定是逐步地提高生產力,透過種種的手段,讓差的改過自新,讓好的越來越好。實在拯救不了的,就徹底取締。”

“是啊。”

傅勝也算是紫微星的高管了,加入決策委員會後更是參與到了紫微星的每一件大事決策中去。可他還真沒從這麼高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感覺很受教!

就跟周大老闆總說的“降維打擊”一樣,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眼下他想做的這個圍繞著“清理大師”打造的商業體系,似乎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經營思路一下就理順了。

周不器接著說:“長虹和聯想下降,中興和華為在上升,因為技術要取代貿易,要進行產業升級;國美和蘇寧下降,淘寶和京東上升,因為基於電商的銷售體系更高效更有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