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 飛行的路由器(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紫微星遵循著周不器的理念,已經開啟了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戰略轉型。

目前,紫微星旗下已經有21款了,分別是微博、校內網、微信、微知、朋友網、糗事百科、微點音樂盒、微點防毒、微點安全衛士、微點瀏覽器、微點輸入法、今日頭條、微點搜尋、微點手機助手、91手機助手、微點筆記、微點賬本、微點詞典、微點相簿、美圖秀秀等等。

其他公司也都紛紛推出了手機版的,包括bat三大巨頭。

不過,這裡有戰略上的區別。

比如百度,他們做移動的產品,是專門成立了一個移動終端事業部,所有的百度系都是由這個事業部來負責開。

這就有業務分歧了。

這種大公司裡,協調性不如小公司那麼容易,大家都在為了自身部門的業績而努力,都在追求自身事業部的高收益。

比如百度貼吧的,這隸屬於移動終端事業部。可是百度貼吧的網站,卻隸屬於互動社群事業部。

這就會生摩擦。

使用者要是都用百度貼吧了,這不就意味著百度貼吧的網頁端使用者少了?這不就意味著互動社群事業部的收入減少了?

所造成的局面,必然就是事業部間的內鬥,互動社群事業部會遏制移動終端事業部的展。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搜尋業務。

網頁端的搜尋業務是大哥,他們根本不給手機百度進行技術指導,這是內部競爭關係,以至於手機百度只能是從零開始自己研,自己單幹。

為什麼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落後了?

這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原因。

阿里和企鵝其實也差不多,都是類似的模式。不同的是,阿里和企鵝運氣很好,各自出現了一個大牛人。

企鵝是張曉龍,他做出來了微信,這款產品的成功,真正讓國內的網際網路人認識到了移動互聯時代已經勢不可當,這才紛紛轉型,潮水般地湧入新領域。

阿里的是張永,他本創辦了天貓,還創辦了“雙十一購物節”,是大功臣。老馬的管理哲學認為人才就應該多受委屈多磨鍊,就把這個大功臣給配了。

後來,微信火了,阿里這邊悚然現自己在移動端的展已經很落後了。馬老闆就趕緊把張永叫回來,讓他重掌天貓和淘寶,責令他把手機業務做起來。與此同時,另一邊啟動了一款名叫“來往”的社交產品。後來,“來往”失敗了,張永卻把淘寶和天貓的手機端業務展起來了,就奠定下了他是阿里接班人的基調。

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組織結構的設計。

其實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單獨設立一個移動終端事業部,這是有好處的。這就相當於一箇中臺,把公司中所有的手機都集中在一起開,省時省力,能夠最大化地節約成本。

可一旦權職分配不清,利益分配矛盾,就會引內部的職場爭鬥。

在這種事情上,周不器採用了最笨的辦法——三世同堂不分家。

不管是pc端,還是ios端,又或者是安卓端,都在一個事業部下,都由同一個事業群總裁來主導,所有的利益都是部門的內部利益。

就比如朋友網,不管是網頁端還是移動端的產品,都劃定在同一個事業群下,由梁儒波來負責。

這就解決了高層間的內鬥。

就算存在內鬥,那也是中低層了,開除的代價就比較低了,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

不過,這樣的組織結構設計也有缺陷。

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每一個大事業部內,都需要大量的招聘,招聘各種各樣的移動端開工程師、架構師和ui設計師。

不過,在周不器看來這是值得的。就算多招些人,多花些錢,卻能讓紫微星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更快地站穩腳跟。

摩天大樓往往是從內部倒塌的。

外部的勢力固然強大,可外因永遠是客觀原因,內因才是根本原因,內部的鬥爭才是決定成敗的根本。這個思路周不器已經多次在高管會議上說過了,一定要從組織結構和制度設計上儘可能多地減少內部矛盾。

現在,新一屆的應屆生們已經66續續畢業了。

周不器已經拿到了人事部門的報告,說是這個夏天,紫微星很可能會有過26oo名應屆大學生入職,分佈在都、魔都、鵬城、羊城、杭城、春城、渝城等14個地區。

到時候,紫微星在國內的員工總數會過8ooo人。

這一天,十校創業聯盟的元老馬平山忽然來了。

周不器跟他勾肩搭背,一起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笑著說:“我聽說無人機在美國開啟銷路了?”

馬平山道:“對,有分銷商幫忙。這種新鮮玩意,還是美國的年輕人更喜歡。”

“沒辦法,國內的年輕人都忙著找工作結婚還房貸呢。”周不器對八吉星的消費級無人機開啟海外市場很高興,“接下來該去歐洲了吧?”

馬平山點了點頭,“一點點來吧,不能急。無人機不是日常用品,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市場。”

“營銷策略是什麼?”

“跟大v合作。”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