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內容和技術的深度結合(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hu1u的所有內容都是來自股東,普遍都是一些已經完成過數字化轉化的大眾內容,所以hu1u不需要一個專門的膠片轉制團隊,可是奈飛不同。

奈飛的內容來源很有限,跟好萊塢很難開展合作,所以奈飛上有很多不入流的內容,這些內容的供應方都很差,就需要他們自己去進行數字化轉制。

所以在這個領域,奈飛的人更瞭解。

這不僅是轉制,也是修復。

修復的種類主要有三種,物理修復、數字修復和藝術修復。

其中工作量最大、成本最高的就是數字修復。

奈飛的數字轉制團隊的總監是一個俄羅斯移民,名叫阿列克謝·比蘭,說話的時候舌頭跟打卷似的,聽起來賊費勁。好在周不器天天跟老外打交道,對英語的理解力越來越高了,也能聽明白。

阿列克謝曾經在派拉蒙工作過八年,主要就是負責影視版本的轉制工作,所以在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就更加地專業了。

膠片的畫素理論上是無上限的,可膠片的內容錄入,要受制於拍攝器材的光學、化學層面的技術。拍攝器材能抓取到什麼樣的內容,膠片上就能錄入什麼樣的內容。拍攝器材抓取不到太高的解析度,膠片就沒法錄入。

就現在的技術條件來說,普通的35mm膠片,最高可以達到6k的解析度。可這也只是實驗室級別,對一般性的電影來說,35mm膠片就意味著2k解析度,這才是常態。

放在當年,解析度就更小了。

1k解析度算優秀,解析度是及格線,大部分好萊塢老片,解析度都不足。

這就是膠片轉制過程中數字修復的麻煩所在。

現在,標準的院線電影解析度是2k,一張藍光dvd碟片的解析度最低也是1k標準。所以在膠片轉制的過程中,需要對老片進行解析度的升級。

把不足解析度的膠片內容,轉化成1k、2k解析度的數字內容。

周不器本來還迷迷糊糊,可聽到這裡,精氣神一下就振作起來了。

這樣的說法,好耳熟啊!

紫微星跟港中大有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專案,就是把低解析度的、模糊的圖片進行清晰化的智慧處理!

這跟老片子的解析度升級,幾乎是一回事!

怪不得沈向陽不依不饒地希望自己今天能過來一趟,原來是這回事啊。

從紫微星cto的位置上離職之後,沈向陽現在的職務不降反增。

他現在是紫微星技術委員會的主席、研究院的院長,紫微星國際的高階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紫微星環球的董事、技術顧問,紫微星數媒的董事、技術委員會主席。

頭銜很多。

其實他的工作就是一件事,要把整個“紫微星系”的公司群的技術業務都聯動起來,以達到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的效果。

紫微星數媒的總部在倫敦,主要是圍繞著足球產業,堪稱技術荒漠,沒有外來技術的幫助,很難展起來;

紫微星環球的總部在好萊塢,主要圍繞著電影產業,跟矽谷格格不入,對矽谷技術有著天然性的排斥,也需要有一個潤滑劑。

還有就是紫微星和紫微星國際的海內外技術團隊的協調。

這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

就目前來看,沈向陽完美地勝任了這份工作!

至少在紫微星環球和紫微星、愛斯達的聯動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前幾天是圍繞著盧卡斯影業的3d結構光到3d電影,現在又從膠片轉制聯動到了人工智慧。

阿列克謝只是一個技術總監,還是從好萊塢出來的,他對新時代技術的理解,別說跟沈向陽相比了,都未必比得過周不器。

他只能就一些比較基礎的層面對膠片轉製做出解釋——“過去二十年的數字化資訊轉制,其實很簡單。因為錄影帶和dvd的解析度不高,普遍也就左右。沒有解析度升級的困擾,就很容易。”

埃裡克·馮還沒有正式入職,可他已經算是周不器團隊中的一員了,附議道:“解析度的降級很簡單,難的是解析度的升級。”

阿列克謝道:“對,升級最複雜。隨著藍光格式和級藍光格式的存在,現在的轉制市場,已經出現了2k需求。從升級到2k,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

周不器問了一聲,“你們是怎麼做的?”

阿列克謝道:“技術人員一幀一幀地去修改,手動去完成色彩失真、過亮、過暗、色域變換等問題,以及人臉、字幕等特殊物件偏色糾正,包括畫面上斑駁噪點的去除等等。”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那工作量可大了!”

阿列克謝嘆了口氣,“是啊,如果是一些複雜的鏡頭修復,我們最優秀的修復師,一天也只能修復24幀。”

“這……”

周不器跟團隊中的幾人對視,都覺得很恐怖。

開什麼玩笑?!

24幀,在影片放映時,其實也就是1秒鐘的內容。

1秒中,要修復一天?

這還玩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