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企業家來拍板(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周不器一行人,一共三輛商務車,從洛杉磯出,去往了盧卡斯影業。對他來說,他更看好的是這家公司背後的矽谷屬性、科技屬性;紫微星環球的人則是更看好好萊塢屬性,《星球大戰》是級大ip。

《星球大戰》在全球範圍內也許比不過《魔戒》,在美國可以碾壓一切,擁有著無可匹敵的賺錢能力。

前世,迪士尼只花了4o億美元就買下了盧卡斯影業。

這真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就算是進一步的溢價,周不器也要把盧卡斯影業拿下來。不過,喬治·盧卡斯是個怪脾氣,想說服他可不容易。

沈向陽就在車裡。

上午的時候,他作為紫微星環球的新晉董事,出席了紫微星環球的高層會議,算是見識到了周大老闆在其他領域的博聞強識和赫赫聲威。

看著周不器這個年輕人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成功,沈向陽就像是他的長輩,心中充盈著滿滿的欣慰感。

然後,心中的想法就更多了。

這小子竟然連電影都懂!

而且,他的理論似乎比好萊塢的那些最資深的從業者更高明,是真正地著眼於未來的大局視角。

恰巧,沈向陽最近在研究3d視效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境,都是很複雜的前沿科技方向的選擇。

沈向陽年紀大了,不如年輕人的腦子那麼靈光了,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已經比不上九十年代的巔峰時期了。好在他現在有了更多的經驗,像他這種頂級的科學家,通常不是做一線的研究,而是帶領一支團隊。他負責指明方向,讓團隊裡年輕的博士們去順著這個方向進一步地細化下去。

要是指出的方向錯誤了,不僅浪費了很多的研經費,團隊裡這些優秀的年輕人一生中創造力最鼎盛的黃金時期也會受到連累,變得蹉跎無為。

所以,科研方向的選擇是最重要的。

沈向陽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明創造有很多,可矽谷的科學家太多了,有幾十上百人比他的明專利更多、貢獻更大。

可為什麼沈向陽比他們更權威?

因為他很多年前就是矽谷高管了,他可以拍板決定方向,別的那些科學家大部分就只是科學家而已,要跟著別人的專案方向去做研究。

眼下的這個時候,沈向陽就遭遇了技術方向的選擇困難症。

周不器看出了他的猶猶豫豫,笑著問:“有話說?”

“關於三維人臉識別的一些困惑。”沈向陽瞥他一眼,試探著說,“要不我跟你說說,你幫我分析一下?”

周不器一腦門黑線,“你確定?”

沈向陽道:“討論一下嘛,嗯……就當我給你上一堂關於3d技術方面的知識課,對你以後的公司決策也會有幫助。”

周不器點了點頭,“覺得有道理。”

沈向陽道:“現在有了計算機,有了人工智慧,基於生物特徵的身份認證技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種類有很多。不過最受行業認可的,主要是三種,指紋識別、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最容易實現,已經有很多很成熟的方案了。只要解決好指紋識別晶片和智慧手機軟硬體系統的相容,短期之內就有可能實現。”

周不器道:“嗯,明年的aster手機,必須要上指紋解鎖功能。不能再拖延了,否則這個創新成果必然被別的手機廠商搶走。”

沈向陽接著說:“虹膜識別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準確度雖然不如指紋識別,可安全性更高。”

“安全性更高?怎麼理解?”

“指紋識別,需要把手指按上去。如果是公共的硬體識別裝置,就會留下指紋的痕跡。有心人只要把上面的指紋謄下來,就有辦法根據指紋完成認證。虹膜識別的優勢是無接觸,缺點是識別的細節太多,準確率不高。”

“虹膜識別沒有可取性,至少不適用於消費電子產品。我可不想把眼球近距離地對著攝像頭,我怕被紅外線紫外線什麼的灼傷。我們不做這個方向。”周不器很快就做出了決斷,“我們重點的力方向還是人臉識別。”

沈向陽道:“人臉識別的準確率比虹膜識別還差。”

周不器道:“可人臉識別技術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符合人們認識規律等諸多優勢,這才是最符合市場需求的認證方式。”

沈向陽很認可他在應用層面、市場層面的理解,不過技術層面還是需要多說一些,“傳統的二維人臉識別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弊端太多了,光照、姿態、表情等變化都可能影響識別結果。所以這兩年興起了三維識別技術。”

“做成了嗎?”

“這個方向很前沿,更多的還是處於理論階段,有些人很著急地就去做應用研究。去年9月份,清華的一個博導還跟我聊過,說是想帶著手下的幾個博士做基於三維人臉輪廓線的gabor小波變換和支援向量機分類器相結合的三維人臉識別方法,我覺得太冒險了。”

沈向陽暗暗搖頭。

在他看來,在這種新興領域中,博士們更應該做的是一些底層的理論性的研究,旁徵博引,多做實驗多討論,把各個理論路線融會貫通,才能從中品評優劣,給行業帶來學術性的反饋。而不是隨便找一個沒有得到市場驗證的理論,急急忙忙地在應用層做研究,然後拿出研究成果去申報專利、申報經費。

要是理論方向錯了,就算做出了研究成果,那也是毫無價值的垃圾專利。

浪費了國家的研究經費不說,還把博士們的大好年華給耽誤了。

應用層的研究當然也要做,應該由本科生、碩士生來做,不過更多的還是應該由企業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