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炒作的科幻夢(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紫微星在國內的品牌已經樹立起來了,可是海外還不夠。尤其在歐美,在公眾領域的知名度遠遠低於微軟、谷歌、facebook、亞馬遜、甲骨文等巨頭。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媒體價值。

想要建立品牌,其實就是不斷地“打廣告”,一遍遍地給公眾洗腦。時間長了,公眾對這個品牌印象就會越來越深,品牌也就建起來了。

可是常規意義上的打廣告,賺錢效應真是太差了。

比如可口可樂,每年的廣告投入4o億美元;耐克每年的營銷投入,過1oo億美元;車企就更多了,大眾集團每年的營銷投入達到了1ooo億美元。

這實在是太花錢了。

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賺錢能力這麼強?

不是賺錢能力強,而是省錢能力強。把每年節省出來的營銷花費,都轉化成了自身的利潤。可是,怎麼在不花錢打廣告的同時,也能保持自身的品牌熱度?

其實就是流量玩法。

花錢買流量,這是簡單粗暴的低端玩法。可這對大公司來說,還真是買不起。谷歌要是沒有安卓的引流屬性,每年把所有利潤砸進去,都不夠買流量的。

更好的辦法,是讓全世界的媒體們自地主動地為自家公司做宣傳!

現在來看,玩得最好的是喬布斯。

其實有一個人比喬布斯玩得還好,那就是馬斯克。這哥們編織出來了一個奇幻的夢幻的科技夢,他要登6火星!

然後還真的去一次次地射火箭去了。

不花一分錢的營銷費用,就被全世界認識到了。然後,他的幾家公司都獲得了全世界諸多媒體的免費宣傳。

大眾、豐田、本田等車企巨頭每年上千億美元的廣告費投入所獲得的流量,都不如馬斯克一句“我要上火星”的口號。

這就是矽谷的商業奇蹟,背後的玩法就是網際網路企業最擅長的一招——炒概念!

想在矽谷獲得成功變成一家偉大的巨頭企業,先得有一個恢宏偉大的概念。概念有了,才能獲得全世界的媒體追捧,才能節約每年幾十幾百億美元的廣告費,牢牢地抓住公眾視野的眼球,把公司品牌打造出來。

矽谷巨頭的身上,都有這樣的“概念”屬性。

比如提到了電商,就想到了亞馬遜;提到了搜尋,就想到了谷歌;提到了作業系統,就想到了微軟;提到了門戶網,就想到了雅虎;提到了社群網路,就想到了facebook;提到了資料庫,就想到了甲骨文……

紫微星國際現在就缺少這樣的一個存在炒作空間的“概念”。

雲端計算、社交、遊戲、人工智慧、流媒體等一些概念,早就名花有主了。紫微星身上現在還缺少這樣一個標誌性的讓人一提起就能先想到紫微星的概念!

現在,周不器找到了。

就是區塊鏈!

這玩意是個新興的概念,整個矽谷就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跟進,只有個別一些燒友工程師在跟著中本聰在比特幣論壇上大膽探索、小心求證。

紫微星國際要把這個概念搶到手!

至於這玩意到底能不能賺錢,猴年馬月才能實現……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這個概念營造起來。

紫微星國際要給全世界編織一個科幻級的關於未來世界的夢。

就像馬斯克的“我要上火星”那樣,能不能上去、能不能實現,有那麼重要麼?

流量已經拿到了,特斯拉成了未來世界的代名詞,特斯拉的市值等於世界前十大車企市值的總和,這就夠了。

就算將來夢沒實現,馬斯克慘遭打臉,那又怎麼樣?

特斯拉的行業地位早就不可動搖了。

這一次,比特幣給周不器帶來了靈感。

投資比特幣,只是他的個人行為,只能是賺點外快而已,這不重要。

區塊鏈的概念,才是紫微星的事,才是紫微星國際有機會跟谷歌、微軟等矽谷巨頭分享免費的公共媒體資源的重要的戰略級產品,這才是最重要的。

谷歌眼鏡做得很失敗,從財報上來看,谷歌眼鏡給谷歌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受到了華爾街分析師的嚴厲批評。

可這玩意真的虧了嗎?

華爾街的分析師從來不去評估谷歌眼鏡這種科幻級的產品給谷歌帶來了多少免費的公眾媒體流量。

所以對周不器來說,這件事要儘快做好!

去了紐約,周不器一點都不拖沓,對今年私募基金的佣金協議做了批准。同時,工作人員也已給他準備了總共118封信,他一一親筆簽名。

年底了,冥王星資本和海王星資本的效益很好,資方會給股東們送一封感謝信,還有一點小禮物。

周不器問私募的執行總裁陳然,“送的是什麼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