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補短板(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在周不器預先的計劃中,紫微星環球只是流媒體平臺的一個輔助工具。

大概流程就是斥資2oo億美元把“紫微星環球”打造出來,然後用3-5年時間完成重組,把管理做好。

接下來,紫微星環球就要朝著網際網路轉型,積極地跟流媒體平臺合作,和奈飛互利互惠, 讓這幫好萊塢的管理層們認識到跟網際網路合作的好處。

這個時候,奈飛的市值已經是1ooo億美元左右了,周不器就可以居中策應,推動奈飛對紫微星環球起收購!

這個時候,紫微星環球的價值大約在35o億-4oo億美元,奈飛能穩穩地吃下來。二者結合之後, 就可以徹底地為奈飛擺脫後顧之憂。

後世的奈飛, 為什麼總是遇到各種挫折?

原因就是內容。

為了獲得內容, 奈飛真是把家底都砸進去了。

5ooo萬使用者的時候,每年在內容上的投資是5o億美元;1億使用者的時候,每年在內容上的投資是1oo億美元;2億使用者的時候,每年在內容上的投資是2oo億美元。

內容商們都知道奈飛有錢有需求,就集體抬價一起坑奈飛。而奈飛的自制劇又無法滿足使用者所有的觀影需求,就只能高價採購。

簡直是惡性迴圈。

周不器的產業設計,就是把未來流媒體平臺可能會遇到的危機給提前解決,先打造出一個最大的內容供應商,然後再跟流媒體強強聯合。

到時候,奈飛和紫微星環球合併,新公司就會變得有血有肉有筋骨,再也不怕外患了,商業模式的最大短板被補上了。

周不器作為幕後大佬,就是最大贏家!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樣運作比較簡單。

奈飛有一個很成熟的管理團隊,值得信任。紫微星環球這邊,主要工作就是製作內容,逐步地把電視臺、dvd等渠道都取消, 專注於做內容。

周不器只需要在紫微星環球組建的初期下場, 把公司架構運作起來,然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坐等一家新的網際網路巨頭誕生。

輕鬆自在,美滋滋!

到了那個時候,合併後的新奈飛,說不定市值能夠衝擊3ooo億甚至4ooo億美元。

周不器至少能持股25%。

妥妥地!

計劃很完美!

從周不器打算進場投資娛樂產業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是這麼盤算的,要把內容和流媒體深度結合。

然而,孫正義不幹了。

憑啥啊?

軟銀花了這麼多錢把紫微星環球做起來了,然後白白地給奈飛做嫁衣?這生意不是這麼做的,哪能胳膊肘往外拐?

他的意思也簡單,紫微星環球不應該是一家娛樂公司,而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紫微星環球可以自己做流媒體平臺!

大體邏輯就是——

奈飛這個兒子在外面總是挨欺負,周不器不想讓其挨欺負,就想給奈飛找個爹,這個爹就是紫微星環球。

可在孫正義看來,這太不像話了, 紫微星環球和奈飛又沒有血緣關係,最多算是個義子,憑什麼要把家底都給義子繼承?

不行!

最好的辦法,是這個當爹的再生一個親兒子出來!

也就是說,紫微星環球可以自己搞一個流媒體平臺,讓親兒子來繼承家產。至於義子……給點小恩小惠就行了!

可是,生兒子多辛苦啊?

周不器可不想承擔這樣的責任。

他已經過了前幾年紫微星創業時期的激情歲月了,不想再幹那種從零開始的勞心勞力的複雜工作,說不定還要下一線抓產品。

同樣的工作量之下,還是資本運作更高效。

孫正義則在賣力地鼓勵他親自下場做一個新的流媒體平臺出來……靠!這1o%的管理股,真不是白拿的!這要求可真高啊!

周不器算是見識到這老小子有多陰險了,皺眉道:“紫微星環球的總部在洛杉磯,在好萊塢,這裡不適合展網際網路。最好的選擇還是跟網際網路公司合作。”

孫正義笑著說:“我沒說不可以和奈飛合作,我覺得可以兩條路一起走。網際網路行業的展千變萬化,尤其是內容領域,很難做到像亞馬遜、谷歌那樣的高度集中化。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既支援奈飛,也開自家的流媒體平臺。”

這是肯定的!

如果紫微星環球只是一家做內容的公司,這就是傳統企業,就很難把泡沫吹大,估值很低。可如果紫微星環球是一家做內容的網際網路公司,這裡厲害了,泡沫很容易地就吹起來了,估值也許能翻兩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