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都在想著抄底(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晚上本該睡覺,可美國這時候還是白天,周不器的精神頭很足,這就苦了韓妍和陳燕,各種花花樣交替著來。

到了後半夜,周不器才放過了她倆,穿上睡衣出了臥室。就現孫莞然和寧露在客廳裡看電影呢, 也是一點睏意都沒有。

“米高梅的具體訊息傳過來了嗎?”

“嗯,來了!在書房呢!”

孫莞然和寧露一起起身,跟著他去書房。

這是韓老師的大平層,面積不比周家別墅那麼大要樓上樓下的跑。轉個彎就到了,孫莞然輕聲道:“是真的,華納報價15億美元, 要收購米高梅, 包括37億美元的債務。”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這價格壓得也太低了!人家能賣才怪呢!”

坐下,看材料。

寧露已經把一些檔案整理,翻譯成中文了。周不器也能看英文材料,不過還是中文看著方便,一目十行。

原來,這跟去年的次貸危機有關!

去年,次貸危機爆,對銀行業造成了嚴重的衝擊,有很多大銀行因為資金鍊斷裂,生了擠兌現象倒閉了,或者被打包出售賣掉了。

很多銀行為了回籠資金, 度過危機,就要低價出售金融資產, 斷尾求生!

比如去年周不器和徐百卉在好萊塢搞了一波“拼盤投資”業務,其實就是從各大金融機構手裡低價把他們的電影拼盤股份買過來。

銀行和金融機構拿到了現金,婕妤傳媒拿到了股份, 其中不乏《阿凡達》《度與激情》《暮光之城》等經典系列影片。

米高梅的債主也是如此。

去年, 有兩家對沖基金以5o至6o美分兌1美元債務的價格買下了米高梅的所有債務,總共花了17億美元。做這筆投資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們斷定米高梅還不起債了,要生破產。

米高梅一旦破產重組,就一定要以債轉股的模式來說服債權人。

到了那時候,米高梅現有股東的股份將會被全部剝奪,債權人會1oo%地擁有米高梅。也就是說,他們只需要花費17億美元,就可以擁有這家4年前索尼財團花費了整整48億美元才完成收購的好萊塢老牌巨頭。

這抄底的水平可比周不器厲害多了。

周不器玩的是先知先覺,人家是真的依靠著對資本世界的敏銳洞察來完成抄底收割。周不器就給一個叫埃裡克拉的負責資本運作的投資顧問打去了電話,說了這件事。

他感覺很有機會!

這倆對沖基金賭的是股東們會放棄米高梅,不再為米高梅注資或者承擔債務,導致米高梅破產。

如果有人這個時候出手了,幫助米高梅度過了破產危機,那對沖基金的盤算就要落空。37億美元的債務恐怕很難轉手,他們就只能每年從米高梅收大約2.5億美元的利息了。

這種慢悠悠地收利息的賺錢方式,顯然不是對沖基金喜歡的。

到時候,周不器就有機會以遠低於37億美元的價格打包吃下他們手裡的債務。拿下了米高梅債務,就等於擁有了米高梅。

果然, 埃裡克拉印證了這個思路。接下來, 就看米高梅的股東們是否願意繼續出錢幫助米高梅渡過難關了。

如果他們願意出錢, 這誰也沒辦法, 他們是米高梅的實控方。

不過眼下這種經濟形勢,他們不可能出錢。

米高梅已經資不抵債了。

這就是個無底洞。

埃裡克拉接著說:“現在,米高梅一共接到了兩份收購報價,一份來自時代華納,他們出資15億美元。一份來自獅門影業,他們出資18億美元。”

周不器問:“價格怎麼會這麼低?”

埃裡克拉笑著說:“其實就跟股權方和債權方的協調。比如時代華納出資15億美元,具體的運作過程,就是以o元的價格從米高梅的股東那裡把所有的股份都買下來,然後再以15億美元的價格從債權人那裡把債務買下來。如果真的走到破產清算那一關,可能要額外浪費2億-3億美元在資產重組方面,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周不器好笑道:“人家花17億美元買下來的債務,等著大賺一筆呢。時代華納想15億美元就買下來?抄底別人的抄底?可真會想啊!”

真是被逗樂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了。

上一次是百代唱片。

百代唱片的債主方是花旗銀行,此前就傳出過訊息,說是時代華納要出資買進花旗的債務,然後坐等百代破產,從而實現對百代唱片的控制,完成低價收購。

如果做成了,這將會成為很經典的資本運作的案例。

可問題來了,華納憑什麼?

想從花旗和對沖基金身上玩資本運作去吸他們的血,想多了吧?

相比之下,獅門影業的報價還算實在。

18億美元。

別人是在去年以17億美元的價格買下的債務,獅門影業以18億美元的價格接盤,還給人家留出了1億美元的利潤空間……

真是太可笑了。

也不知道好萊塢這夥人是精明還是愚蠢,有點太自不量力了,想從華爾街身上割資本的韭菜,抄資本的底。

對周不器來說,他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