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收稅(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妹妹比同齡人要成熟,至少在市場的理解方面更準確一些。不過這還不夠,周不器覺得以後應該儘可能多地把她帶在身邊,見見世面。

她那個學,上不上真沒啥意思。

總不可能真去當演員吧?

就算對這行感興趣,畢業後也是去婕妤傳媒當老總的料。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可言,她的起跑線要遠遠領先她的那些同學們。畢業後,她的那些同學可能還在為拿到一個演戲的角色到處哀求,她說不定已經是婕妤傳媒的副總了。

轉了一上午,周楠就興趣寥寥,吃過午飯就想撤了,覺得這種調研工作好無聊。

周不器沒允許,堅持把她帶在身邊,下午去的第一家公司是做聯結器的。整個過程自然是眾星捧月。

aster雖然沒在國內售,可國內的手機業內已經轟動了。這種售價達到5oo美元的高階手機,竟然真的在國外開啟了市場。

用不了幾年,等國內的3g網路完善了,必然要對準槍口迴歸國內。

這樣潛在的合作伙伴,早就被盯上了。

然後,又轉戰第二家公司。

周不器把妹妹帶在身邊,跟史餘柱坐在一輛車裡。

史餘柱早年就搞過硬體產品,甚至還生產過巨人電腦,所以他比較瞭解製造業的流程,“供應鏈的管理一定要做好。”

周不器笑笑,“我知道。”

史餘柱很認真地說:“我知道你做過奶茶生意,抓過供應鏈。可這和科技類的製造業不一樣。奶茶的供應鏈搭建起來很簡單,哪個合作伙伴不滿意了,換掉就行了,選擇面很多。可你想做手機,思路不一樣,這一行有競爭壁壘,想換供應商可不那麼容易。”

周不器道:“對,壟斷市場的危害性。”

史餘柱道:“你這個思路是對的,提早下手佈局供應鏈市場,完成戰略融資,這樣未來的束縛會小一些。可也不能太大意,一定要區分開。即便是戰略合作,也要保持市場的多元化和競爭性。任何一樣零配件的採購,都儘量從兩三個不同的渠道進貨。”

有對比,才有競爭。

有競爭,才能壓價。

要是隻有一家壟斷性的供應商,那就等著漫天開價吃透自家的利益了,典型例子就是晶片。蘋果做晶片,其實就是不甘心把鉅額利潤都交出去。哪怕是被喬布斯稱讚為矽谷最偉大企業的普惠,因為沒有晶片業務,也一樣邊緣化了。

晶片是個死結,短時間內解不開。

可其他零配件的供應商還是有許多選擇的,比如ram、攝像頭模組、攝像頭鏡頭、攝像頭馬達、電池、聲學器件等等。

周不器深以為然,笑著說:“做網際網路的是紫微星,做手機的是愛斯達,這是兩家公司。投資業務在紫微星,愛斯達那邊還是要以自身利益為主。多佈局一些供應鏈廠商,這是對的。這只是個開始。”

“後續是什麼?”

“我會去蘋果找喬布斯。”

“啊?”

饒是史餘柱這個級別,也驚了個呆。

國內的企業家裡,能隨意約見到比爾·蓋茨、喬布斯這種世界級的矽谷大佬的人,也就是這小子了吧?

捫心自問,史餘柱覺得自己做不到。

周不器道:“手機產業鏈的展,單靠咱們的力量還是弱了點。你都多少年不做硬體了,愛斯達現在是純組裝,沒啥科技含量。咱們想幫忙,最多就是給點錢,給點商業上的方向指點。對真正的技術和工藝上的幫助,作用還真不大。”

“所以要找蘋果?”

“蘋果從電腦,到隨身聽,到現在的手機,他們的技術儲備強不強我不知道,但經驗絕對豐富。iphone的供應鏈現在主要是美韓日來提供,他們的成本多高啊?iphone想要提高利潤,就一定要跟轉向國內。高階技術他們可能不能提供,但一些後蓋、觸控式螢幕模組、聯結器、pcb、電池、聲學器件這些領域,他們還是能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的。”

在這方面,周不器只知道一些概念,遠遠比不了喬布斯。

比如有一次他要做一款新產品,對外觀顏色不滿,覺得不夠漂亮,供應商那邊卻拿不出好方案。

沒辦法了,只能喬老爺子親自上陣。

想了半天,忽然現小孩子吃的糖豆很吸引人,糖豆的顏色很驚豔!

這是用什麼方法給糖豆上色的?

然後,他就專門跑糖豆工廠去學習了,然後轉化改變,跟供應商對接,然後就做出了驚豔世界的macbook。

這樣的產品能力,周不器自知不如。國內的手機供應鏈想做起來,一定少不了蘋果的幫助。不過這件事比較複雜,不一定能推得動。

周楠就很難理解,“哥,iphone不是aster的競爭對手嗎?”

“對。”

“那你怎麼還要引進蘋果啊?”

“把市場做大。”

“不懂。”

周楠連連搖頭。

周不器道:“蘋果賺得越多,愛斯達就賺得越多。簡單來說,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放開次要矛盾。aster和iphone有矛盾,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智慧手機和傳統的功能機、多媒體手機的矛盾。我這麼說,你能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