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與高校合作的迂迴策略(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隨著談話的展開,周不器也終於明白了眼前的這個牛津大學統計學教授的厲害。

他是英國資料分析領域最頂尖的大佬。

英國很多資料公司的專家們,都是這位馬庫斯·索托伊教授的徒子徒孫,都是追隨著他的指引走上了這條資料分析之路。

更多地介紹之後,周不器對這個行業算是有了深入的理解。

此前歐洲足壇所使用的資料研究方法,叫傳統分析(ana1ysis),側重的是比賽錄影和基礎資料。而他推動的是大資料概念,名字叫資料分析(ana1ytics),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不同。大資料分析不拘泥於一場或者幾場比賽,而是透過不同聯賽、不同賽季積累的大資料匯總所得出的觀點。

在這方面,歐洲足壇的展太滯後了。

因為足壇裡的一些人認為,足球是個偶然性的運動,不需要服從分析學的原理。不僅不推動行業的進步,很多上了年紀的大佬們還在抵制這種潮流,認為足球比賽是兩支隊伍的較量,而不是兩臺電腦的算力比拼。

這可比美國落後太多了。

比如nba。

在棒球界比爾·詹姆斯的影響下,資料分析迅地普及到了體育產業的各個領域。比如籃球,未來幾個賽季,迅地掀起了一波三分球浪潮的“小球時代”。

很多人說這是級明星庫裡帶起來的。

這話對,卻也不全對。

nba歷史上的級明星太多了,從未見過哪個球員能把自己的打法變成一個時代的風潮,喬丹不行、奧尼爾也沒法做到。

根本原因就是喬丹是神,奧尼爾是半神,都存在著不可複製性,同型別的球員幾乎看不到。

庫裡則不同了。

他具有極大的可複製性,外線投手也不需要誇張的身體條件,選材範圍也拓寬了。在資料分析之下,小個後衛的三分遠投才是冰冷資料下最有效的得分手段!

再加上市場上的資料分析,球迷們不喜歡看過去依靠內線強打推土機似的慢節奏,喜歡看快節奏的攻防轉換,從商業角度也改變了犯規規則的認定。

然後,籃球就徹底變了。

索托伊教授的很多觀點,周不器都深表認同,甚至是未來足球戰術的展方向。

比如他剛剛說過的任意球人牆要安排球員躺在地上的設想。

還有——

“透過資料分析我們會看到,遠射是得分機率偏低的低效嘗試。球隊要想取得進球,還是應該近距離射門。這是一個進球期望的統計。哪怕把球傳到禁區裡,會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對方防守球員解圍,可總體期望仍舊比遠射要高。”

“頭球的進球率遠低於用腳射門,甚至不如逆足腳。所以應該更鼓勵用腳射門,而不是用頭去頂。戰術設計的時候應該多針對腳下,多走地面。”

“反擊是得分效率最高的手段。”

“對弱隊來說,控球率越低,失球機率越低;對強隊來說,控球率越高,失球機率越低。所以,弱隊應該主動放棄控球,控球越少,失球的期望就越低;強隊應該爭取更多的控球,控球越多,失球的期望就越低。”

“節奏緩慢的球隊更能保持長期的穩定性,快節奏的球隊更容易爆冷輸球。不過,快節奏的球隊收視率更高,商業市場中更認可。”

教授先生最後這一段話說完,周不器眼睛一亮。

因為大衛·吉爾前段時間剛剛跟他說過一件事,就是英聯盟的董事會上,剛剛透過了一個議題,就是鼓勵英球隊提升比賽節奏。要一改有些球隊慢悠悠的比賽風格和長傳衝吊的打法,這會傷害英的品牌形象。

目標直指貝尼特斯的利物浦。

看樣子,英的人也不是不懂市場推廣。英踢得節奏越快、攻防轉換越快,才越好看啊!轉播權才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嗯,這背後也少不了大衛·吉爾和弗格森這一對黃金搭檔的影子。

這個賽季因為很多原因,曼聯的表現不夠穩定,輸了很多場比賽,讓利物浦牢牢佔據了英榜。一旦處理不好,利物浦可能就真的奪冠了!

要知道,自從英成立以來,利物浦還從來沒奪冠過,鮮有的幾次衝冠機會,都被弗格森給無情扼殺了。

作為純種的曼聯人,弗格森肯定不希望在自己即將退休的時候,讓死敵奪得個英冠軍。剛好大衛·吉爾是英的董事副主席,影響力巨大。可以透過一些外在的手段,影響和干預利物浦的戰術打法和球隊揮。

一念至此,周不器就很感動。

絕對不能解僱弗格森爵士,不僅不能解僱,還得給他立雕像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還有大衛·吉爾,他今年才四十多歲,還要繼續重用下去才行。

因為上賽季曼聯拿下了英和歐冠的雙冠王,大衛·吉爾加薪1o萬英鎊,年薪變為了85萬英鎊。周不器認為,可以更慷慨一些。

接下來,索托伊教授又展示了一些他的研究成果,比如判斷一個前鋒的進球能力應該與他的邊緣積分資料成正比。他自創的邊緣積分資料的定義是,哪個球員進的關鍵球(本方的第一或第二個進球)更多,他就更有能力。

此外,他駁斥了前鋒身價高於後衛的誤區。

透過資料分析現,冠軍最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防守端的藍領階層球員,他們經常被低估和誤解。而那些前鋒線上的追風小子用射門和進球捕捉了所有的眼球,但同時也是後防線上的破壞之王阻止著球隊的失球。

索托伊教授直言不諱:“足球不是充滿著英雄與巨星的運動,而是充斥著笨蛋和失誤的運動。”

……

這一趟的牛津之行,收穫頗豐。

在資料分析領域,英國的水平很高,不僅是冠軍歐洲,比起美國也差不了多少。倫敦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這三個科研鐵三角,是全歐洲最負盛名的科研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