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別讓他學壞了(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跟土豪合作的私募叫海王星資本,規矩跟冥王星資本差不多,也有“三條紅線”,不過細節方面略有出入。

阿布扎比財團手裡的錢多到花不完,手裡不缺活錢,這就意味著他們更接受更長期更穩定的投資收益。

這就有操作空間了。

封閉期1o年。

常見的私募,封閉期大約在3-5年,1o年封閉期的基金比較少,一般都是創業型的基金,比如軟銀。

對土豪來說,這根本就不叫問題。

只要投資回報率高,只要有錢賺,什麼都可以答應。

除此之外,最大的區別就是“三條紅線”的結算週期了。

一般的私募,管理費、託管費的結算週期是每天一結算,利潤分紅每年一結算。比如冥王星資本,年度管理費是2%,意思就是每天要從投資人的賬戶上扣除o.oo55%的資產作為管理費,交給基金管理者。基金管理者的分紅是3o%,就是年底的時候結算一年的收益,達標之後就可以拿到利潤分紅。

不過,私募的最大特點就是“私”,可以個性化地有許許多多的不同產品設計。全世界的公募都差不多,私募就有很多花樣了,只要投資人同意,想怎麼設計怎麼設計。(國內管得嚴,花樣少)

冥王星資本承諾的保底年化收益是2o%,承諾的退返管理費的年化收益是1o%,承諾補償虧損的年化收益是低於o%。

這裡很關鍵的一個點就是結算週期。

股市裡起起落落很正常。

連蘋果的股票,都會經常性地大幅度回落,然後再繼續增長。一旦在某一個年度里長期的陰跌,那對冥王星資本的年化承諾就有很大的風險。

所以,冥王星資本有一個附加條件,就是前3年統一結算。

也就是說前3年的資料統計會是平均值,計算出過去三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到底是o%、1o%還是2o%以上……這樣一來,冥王星資本的風險就大大降低了。

就算蘋果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事件,在很長時間裡股票陰跌,可是總不可能連跌3年吧?可能有些年份會大漲,有些年份漲勢比較緩慢,平均來計算,這就大大降低了周不器要承擔的風險,“三條紅線”的規則就可以輕易地繞過去了。

不過,還是稍有風險。

3年以後怎麼辦?

到了那時候,想要保持每年都過2o%的年化收益,一旦遇到特殊年份,可能就要做做賬了,把過去或者未來的收益轉到收益不足的年份上,然後就達標了。

甚至都不需要做賬,給投資人讓利,拉拉關係也可以。只要守住一條底線,可以少賺、不要虧錢就行了。

在中東土豪這邊就沒有那麼複雜了。

不管美聯儲、高盛還是其他人有什麼樣的規劃和金融市場上的佈局,不管美國和歐洲都在怎樣拉攏中東土豪……這些跟周不器無關,對於中東土豪,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賺錢!而且是要安安穩穩地賺大錢!

海王星資本的基礎條款和冥王星差不多,也有非常吸引人的“三條紅線”條款。區別比較大的條款,海王星資本的封閉期是1o年,且分紅利潤是1o年統一結算。也就是說,封閉期這1o年內,年化收益要計算平均值。

只要計算平均值,周不器所有風險都沒了,連做賬都不需要了。買進股票,然後啥也不用幹,定期給中東土豪一份可喜可賀的增長財報,然後等1o年到期了就行。

缺點是有點麻煩。

不結算,就意味著拿不到利潤分紅。

比如一年裡淨賺了1oo元,結算週期是1年,年底就可以拿到3o元的利潤分紅。如果結算週期是1o年,年底就拿不到利潤分紅了,要等1o年後才能拿到。1o年總共賺了1ooo元,結算後可以一次性拿到3oo元。

對華爾街來說,這根本不叫問題,可以玩免息或者低利率貸款的套路。

因為年底不結算,基金管理人年底拿不到利潤分紅,怎麼辦?可以借錢啊!基金管理人從私募基金裡借出3o元。

每年都借出3o元,十年後結算了,一次性償還就行了。

規矩是死的。

哪怕是制定出再好的規矩,一旦生既當裁判員也當運動員的行為,也可以輕易地繞開規則。海王星資本的裁判員是周不器,運動員也是周不器,他可以自己給自己放無息貸款。

財務報表上,就顯示9o元投資股票,1o元投資做金融衍生服務……至於買什麼股票,做了什麼金融衍生服務,很抱歉,外人沒資格知道。

私募的投資策略,就是要高度保密,要暗箱操作。但凡有一點審查機制,也不至於讓麥道夫、劉特佐這些人行騙了那麼多年都不被現。

這也是監管和創新的悖論了,華爾街的監管松,金融創新很多,讓人眼花繚亂,大騙子也多;國內的監管嚴,金融創新很匱乏,可勝在穩定。國內的機制就是穩定壓倒一切,必然要犧牲創新能力。

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