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中東土豪真有錢(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陳然這邊模稜兩可,高盛那邊掌握的資訊就很豐富了。

幾乎能把中東土豪的老底給揭開了。

中東有三大土豪國,沙特、阿聯酋和卡達。

國家財富值排名,當然是沙特最多,其次是阿聯酋,卡達最少。可是按人均收入排名,卡達最高,跟挪威、丹麥差不多,是世界最高水準;其次是阿聯酋,人均收入6萬多美元,比美國還高;最差的就是沙特了,人均還不到2萬美元。

所謂的主權基金,是指由國家牽頭成立的基金,幫忙管理屬於全體國民的財富。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主權基金,可是沙特不一樣。

沙特的財富值最多,有上萬億美元,可沙特名義上的主權基金有很多,多達十幾個。正式公開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沙特央行,大約有48oo億美元,其次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大約有35oo億美元。

其他的還有形形色色的名義上的主權基金,問題就很嚴重,就很受詬病。

沙特有五千多個王子,每一個王子都富得流油,玩著私人飛機,生活得都很滋潤很豐富多彩,他們背後都有鉅額的財富來源,即各種各樣的名義上屬於全體國民的主權基金。

相比之下,阿聯酋旗下的阿布扎比主權基金和卡達投資局就正規多了。

阿布扎比主權基金成立於1976年,投資風格一直偏保守,投資選擇主要是將大量資產交由國外的私募基金來管理,年化收益率是6%-9%之間。這麼多年下來,基金總規模已經達到了6ooo億-7ooo億美元。

高盛的裡克·埃夫隆告訴周不器,“阿布扎比主權基金中,屬於內部的戰略投資集團只有3oo億美元的規模。有過8o%的資產是交給國外的基金經理來打理,65%的資產主要是投資股票。”

“現在呢?”

“資產規模太大了,短期內很難有太大的變化。過去半年撤出來的資金,最多也就是7oo億-8oo億美元。”

“這麼多!”

周不器暗暗驚呼。

怪不得老美這麼緊張呢,撤出的資金可真多啊!如果是牛市,這點錢對美股幾十萬億美元的市場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愛撤就撤,沒人會在意。

可熊市就不一樣了。

越是熊市,越是恐慌。撤出了7oo億-8oo億美元,可能就要引起7ooo億-8ooo億美元的恐慌性撤資。

從美國股市上把錢撤走,然後投資到其他國家的股市中,這顯然是美方不願意看到的。

裡克·埃夫隆比較安穩,笑著說:“已經有人在想辦法了,我們國會議員伊萬……還有財政部官員科雷已經約談過阿布扎比基金了,在質疑他們主權基金的透明性。要求他們建立主權基金的投資準則。這對你來說是好事。”

主權基金不等同於私募。

私募是暗箱操作,毫無透明性。主權基金是幫助全體國民來做資產管理,不能有任何的隱私性,要公開透明符合老百姓的利益。

美方利用這樣的藉口來敲打阿布扎比主權基金,算是直接抓住了對方的命脈。

中東土豪,手底下怎麼可能幹乾淨淨?

就算阿聯酋足夠地跟現代文明貼近了,不像沙特玩得那麼過分,可其中的貓膩和酋長王家族的利益必然要有所保障。

阿布扎比主權基金撤資了這麼多錢,被美方一番敲打,自然要有所妥協。撤出去的資金,就有可能又要回到美國市場。

回來之後,投給誰?

中東土豪們對華爾街的本土資管公司已經失去信心了。

好在華爾街這邊早就安排好了,周不器就是其中之一,就等著土豪們揮舞著鈔票過來投資呢。

連運作非常規範的阿布扎比主權基金都能輕易地被拿捏住,沙特的各種主權基金就更容易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已經聽明白了。

中東土豪的錢,是美國官方的運作拉回來的,錢回來之後,一定要投資美國市場。而不是像冥王星資本那樣,是周不器自己拉來的,他可以投資到海外市場,去買一些阿里的股票。

“卡達呢?”

“卡達投資局成立的時間比較短,運作得比較規範。總規模大概是6oo億美元,85%以上資金用於投資基金。”

隨後,裡克·埃夫隆又簡單地解釋了一下,說是大資金的投資難度非常大,既複雜又高風險。對中東土豪來說,他們沒有能力自己運作這麼大規模的資金投資,只能是把錢交給專業人士來操作。

不管是沙特,還是阿聯酋、卡達,他們的主權基金主要都是投資給一些私募基金,讓投資大佬去幫忙打理。

“挺好!”

周不器露出了幾分笑容。

如果要合作,他最希望跟財富規劃清晰、運作規範的機構合作。不是說他擔心會被坑,而是賺到錢之後,個人名聲不會變差。如果幫魔鬼賺了大錢,這不是助紂為虐嗎?卡達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