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峰迴路轉的天使(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美國有捐贈文化。

不僅是富豪階層的事,也包括很多中產和底層居民。白人的捐贈,是因為宗教觀,這是全美最大的捐贈群體。其次就是亞裔了,這種行為源於亞洲文化中固有的關愛、同情他人,注重家庭和互惠互利。

不過,亞裔的抱團屬性不強,慷慨的亞洲人們都把錢捐給其他的一些基金會了,主要是關於教育、養老和人權的領域。

這就有點慷慨過頭了。

把錢捐給白人,讓他們去處理善款……人性是不可抗拒的,人家可能不是故意歧視,可在使用錢款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傾向於自由群體和聲音最大的群體。

亞裔的頂層勢力很優秀很強大,僅次於猶太人了。可底層小人物過得不怎麼好,很多時候還不如黑人、墨西哥人的待遇。

前世,直到2o21年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出現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把美國體制的遮羞布給掀開了。

那個時候,亞裔才真正地意識到自身群體的無助和弱小,遭遇黑人群體的打砸搶,竟是打也不行、罵也不行。

亞裔領袖蔡從信和楊志遠就站了出來,牽頭搞了一個亞裔基金會,他倆出了1.25億美元,又從沃爾瑪、亞馬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等公司和若干亞裔精英那裡拉來了1.25億美元,建立起了第一個大型的關愛亞裔人士的慈善基金。

匆匆搞起來的一個基金會,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為亞裔社群的安全穩定揮了作用,但也很有限。

現在,不妨趁此機會,把這件事做起來。

一舉奠定紫微星的領袖地位。

周不器不是美國人,慈善基金的事要靠楊志遠來推動。他和6器、甄妤等人一起,先去看望了吳京華的家人。

“做慈善,不僅是成就別人,更是成就自己。”6器在美國生活多年,每年5%的收入都給了慈善基金,就跟固定扣稅一樣,所以他對這個產業很有理解,“成就自己,才是最關鍵的。其實……其實就是花錢去購買一份滿足,一份精神慰藉的產品。”

周不器笑笑,“這個比喻很有意思。”

6器道:“我的捐贈主要是教育領域,是慈善基金的重要夥伴。每個季度他們都會有回執,告訴我,我的這筆捐贈用在了哪裡,幫助哪些人完成了學業等等。這就跟購買一份產品一樣,不過這是虛擬的精神產品,可以治療心理疾病、抵抗抑鬱,獲得快樂。”

周不器點了點頭,“既是利己,也是利他,這才是人性。”

甄妤深以為然地說:“只利己,不利他,這種事情做不長。同樣的,只利他,不利己,這種事情也不長遠。國內的捐贈文化還有太長的路要走,這次的地震捐款,全國人的心都涼了。到處都是慈善物資在市場上銷售牟利,還有倉庫裡堆積如山黴的物資。”

周不器道:“國內的慈善是隻利他,不利己。要把錢捐給官方的慈善基金裡,然後由慈善基金調撥。災區的感激之情,是國家和政府,跟捐贈人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一刀斬斷了捐贈人的成就感。不過隨著這波地震捐款出事,以後會改變了。”

“怎麼改變?”

“應該要允許更多的民間慈善基金和民間慈善組織的出現,讓捐贈人真正地享受到這份捐款的……功德。有了利己屬性,慈善事業就能逐漸地展。”

說是這麼說,可國內的慈善事業還有漫長的展之路。民間慈善基金會就跟民企一樣,太光輝太耀眼了,容易讓人嫉妒,容易出事。

大家都把錢給韓紅了,別的基金會就拿不到錢了。

老百姓省吃儉用獻出來的一點愛心,可能只有一包泡麵,可是心意如金。要是被人當成垃圾一樣地扔掉,別說心理慰藉了,簡直是心理創傷。

不過,這種事情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凡事有利就有弊。

美國有太多的慈善基金都是濫竽充數的,做慈善是假,避稅是真。甚至避稅都是輕的,透過慈善基金去騙錢。

最典型的就是好萊塢名流們。

一個大明星出資1億美元搞個慈善基金,大家就紛紛去捧場,很多粉絲也出錢,又籌到了1億美元,跟禮金一樣。假如這個大明星喜歡潛水,慈善基金每年的慈善開銷裡,主要就會是“保護海洋生態”專案。然後別的大明星也搞一個慈善基金,大家再紛紛湊上去上禮。明星們不虧,不明真相的粉絲們就被收割了。

監管的松,可以很容易地展起來,也可能會展畸形;監管得嚴,展度會受限,卻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展。

……

吳京華的妻子也是個華人,比他小十幾歲,今年才35歲,中文名叫劉樂,英文叫jane。

精神狀態很不好。

三個孩子顯然還不知道生了什麼,無憂無慮地嬉鬧玩耍。

聽到社群志願者的介紹,說這幾個人是矽谷大公司的老闆,是來幫助他的,劉樂黯然的眼神裡,才終於湧現出了幾分希望的光彩。

尤其對方一開口就是中文。

讓她的眼淚都下來了。

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

過去兩天,有太多人上門了。除了一些朋友、鄰居之外,大部分都是老外,許多都是記者和調查人員。

搬家是一定的。

可現在家裡還欠著這麼多錢,房款都沒還完,又能搬到哪裡?甚至她都想帶著孩子們回國投靠孃家了。

周不器問:“吳太太,家裡現在的債務有多少?”

劉樂愴然道:“8o萬美元,都是炒房虧損的。”

“有人過來幫助你嗎?”

“有。”

“哦?”

周不器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