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韓日一體化電商戰略(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金融海嘯賺到的錢,已經分幾次66續續地到賬了。

即便不算固定資產、公司股票,只算持有的現金,周不器也足夠算是國內的富了。不過,那筆錢都在海外賬戶上,打算在海外進行一系列的資產配置,融資Facebook和漫威、買入英球隊、購置房產等等。

真正對周不器的生活,其實沒有一丁點的影響。

該怎樣還是怎樣。

國內這種大環境,他就算有錢了也不可能像歐美的很多級大富豪那樣,過上極度奢侈的生活。

不過,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有錢之後就不一樣了。

很多業務都可以開展了。

比如紫微星要做一個專門的投資部門,把國內的手機產業上游的供應鏈進行一次摸底。缺錢的給投資,缺方向的給戰略,根據智慧手機的規劃來展開產業的整合和升級。

此前,周不器已經親自出面,給匯頂科技完成了融資,並幫他們指明瞭要做多點觸控晶片以及指紋識別晶片的方向。

接下來,還要有更多的這方面的合作。

這天,周不器接到了一個好訊息。

陳東在京淘的位置,穩了!

這波操作,他冒著傾家蕩產的風險,用個人身份擔保,調動京淘賬上的5ooo萬美元,去做空日經指數。

所謂富貴險中求。

不管是富還是貴,就沒有穩穩當當就能拿到的,承擔多大的風險,才能獲得與其相對應的利益。

陳東這次的膽大妄為,算是讓他在京淘真正感受到了大權在握的滋味。

大家開公司,都是為了賺錢。

誰能賺錢,聽誰的!

陳總雖然年輕,可他的眼界和膽魄,足以讓阿里系、京東系和本土勢力都欽佩有加。能人所不能,往往就是人格魅力的彰顯。

“賺了多少?”周不器對他的小小成就很滿意。

陳東笑道:“65oo萬美元。”

周不器微微皺眉,“5ooo萬本金,賺了65oo萬美元?不多啊!”

“呃……”

陳東有點無語。

這還不多?

要開出3倍的槓桿呢!

做指數期貨的風險比較小,同樣的收益也不算多。跟周不器在美國金融市場玩的房市豪賭沒法幣。

周不器問:“接下來怎麼做?”

“迅地殺進物流業。”陳東很高興,“真沒想到,經濟危機會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幫助。美國出事,日本這邊的經濟遭受了嚴重打擊。很多物流公司都做不下去了,我打算收購兩三家,重組整合,打造出自己的京淘物流。”

周不器道:“嗯,國內的物流行業也不好過。那就抓住機會,儘快做起來。圍繞著東京、大阪、名古屋,把物流體系做起來。別怕風險,膽子大一點,多拿地、多進取。金融危機的抄底時間也就兩三年,要抓住機會。”

在日本做物流比國內容易,先是路況好、交通便利,再就是國土面積小,整合度比較高。日本主要有三大商業圈,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搞定了這三塊地方,8o%的日本市場就拿下了。

其他的偏遠地方和農村小鎮,以後慢慢搞就行了。

陳東道:“京淘這種線上平臺加線下物流的模式,不被看好呢。尤其現在經濟危機,線上平臺恨不得都離實體越遠越好。”

周不器笑道:“那不正好嗎?弱者才扎堆的隨大溜,強者都是獨來獨往,寧可錯了也要與眾不同。要想做成偉大的企業,就一定要有不一樣的因素。別的網站都在遠離物流,你現在湊上去,剛好是雪中送炭。”

“嗯,我知道。”

陳東跟在周老大身邊,早就習慣了他這一套企業理念。

跟劉強棟差不多。

前段時間,劉總去了一趟日本,在京淘裡給高管們講了一課,講了一個猶太人和加油站的故事。這故事他都聽過很多次了,因為周老大也講過。

可現場聆聽,還是有不一樣的感覺。

看到別人在一個地方開加油站成功了,其他的人也都跑過去開加油站。這當然也是成功的一種方式,但這份成功無疑是被瓜分的,是很小的成功。

想做成更大的成功,就要和別人不一樣。

別人開加油站成功了,第二個人過去,開個市,跟加油站配套,就可以獲得巨大成功;第三個人過去,開個飯店;第四個人過去,開個旅店……當大家都做不一樣的生意,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結構,從而透過產業生態反哺到每塊業務上。

重複,比較容易成功,但競爭太大,規模做不大;創新,會有大機率的失敗,可一旦成功了,就是巨大的成就。

京淘的模式是模仿國內的京東,但在日本市場,絕對是巨大的創新了。現在的亞馬遜,也只是有自家的物流。配送體系要外包給第三方。京東模式是“物流+配送”一體化,才可以提供更極致的服務。

“對了,有一件事可能要搞砸了。”

“嗯?”

“韓國的電商。”

陳東很無奈,略有幾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