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投資收益表(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這還真是個棘手的問題。

張院長沉吟許久,才緩緩的道:“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從自家這邊找原因。如果是別的學校,那也好辦,遮掩就行了。跟矽谷的公司合作,讓他們支付合理範疇的薪水。可我們的學生不行,擋不住眼睛,也堵不上耳朵。矽谷的薪資結構就在那擺著,矇混不了。”

周不器道:“嗯,就算能遮掩也不能降薪,沒這樣的道理。”

張院長很認可這個說法:“對,想用一些遮遮掩掩的手段去處理我們的學生,只能適得其反。他們有無數個渠道能夠把內情查清楚。還是應該敞開天窗說亮話,一切都擺在明處,把主動權交出去。”

周不器好笑道:“張院長,你這叫什麼話?我還能強迫誰啊?哪個學校的學生也不行啊。”

張院長又講起了歷史,“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國內派出去技術交流的人才,包括大學、研究中心、實驗室和許多企業。效果很糟。公派生的意義是國家出錢讓人才出國學習,然後回來報效祖國。有家國情感牽絆和利益樞紐牽絆,回國的機率會很大。可後來就現問題了,去一些研究中心和企業裡做技術交流,人家是給工資的,而且工資是國內的幾十倍。這可比國家出的那點錢多多了,國外的利益牽絆就更大了,就不回來了。”

周不器問:“所以後來就逐步取消了?”

張院長道:“嗯,面向有報酬的技術交流,基本都取消了,現在主要做的是大學與大學的對接,國外的大學最多是給咱們的學生一些獎學金,在承受範圍之內。”

“一刀切?”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國力差距,解決不了。人家給的錢就是多,這是硬實力。總不能國家出錢送人出國學習,然後讓他們留在國外,為外國做貢獻吧?公派生還是應該回來。”

真是簡單粗暴的操作。

解決不了問題,就把這個問題遮蔽。

把所有公派技術交流的人都安排到對口的大學裡,他們拿不到太高的薪資了,感受不到西方帝國主義的高薪誘惑了,隨後回國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本質上來說,玩的就是資訊差。把他們隔絕在校園裡,就可以天然地抵制外界的各種誘惑了。

周不器搖頭道:“還是應該想辦法解決,現在的年輕人跟當年不一樣了,好萊塢電影天天放,網際網路這麼達,只要想查,就沒有查不到的資訊”

張院長笑著說:“你可以打個樣,看看你能怎麼解決。2o美元的時薪……嗯,這壓力的確不小。”

周不器道:“不管怎樣,送學生去矽谷大公司實習的方案不能變。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培養出一批打進過敵人內部的優秀人才,才能更有助於提高我國計算機產業的整體水平。”

“就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嗯,我再想想吧。”

周不器嘆了口氣,揉了揉腦門。

這還真是個不好解決的棘手問題。

相比較之下,複雜的融資案對周不器來說就很好解決了。

金融海嘯爆的後果非常可怕,矽谷的很多企業都紛紛調整了戰略,提高了警惕並且減緩了擴張步伐。

可是扎克伯格不一樣。

他和周不器差不多,都很年輕,都很狂野,都制定了積極擴張的計劃。

兩個月前,facebook甚至推出了中文版,在港澳臺地區開始運營了。

要擴張,就意味著需要錢。

很快就敲定了方案。

紫微星已經持股7.5%了,扎克伯格不希望再多了。周不器也無所謂,反正他現在有錢了,個人出資就好了。

出資2.3億美元,持有2.27%的股份。

只一上午就談妥了。

雙方的合作非常愉快。

不僅是周不器這邊,沈向陽那邊短暫的技術交流也很順利。

“雙方的技術方向是一樣的,都是hadoop。”

“大資料?”

“對,大資料。”沈向陽點了點頭,“隨著網際網路的流量的爆,這兩年幾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在投入精力去開能夠在上萬臺伺服器上分析處理線上資料的軟體平臺。”

周不器瞥他一眼,“有新現?”

沈向陽道:“嗯,facebook的魄力不小,他們正在同時做兩個開源專案。一個是解決單點錯誤的專案,可以允許技術人員在多個hadoop伺服器上執行大量的任務,而不需要擔心整個叢集被單個任務帶崩。一個是大的資料庫專案,可以執行一個能夠將全球資料中心都連起來的hadoop叢集。第一個專案我們也在做,進度不比他們慢。第二個專案我們還沒有。”

周不器眼睛一亮,“有機會參與進來?”

沈向陽笑笑,“融資順利?”

“很順利。”

“那就沒問題了。”

“沒什麼忌諱的吧?”

“沒有,facebook對這兩個專案的初衷就是開源。只要開源了,全世界的開者都可以無償地使用這兩個專案。咱們跟facebook合作,無非是提前進組。”

“行。”

……

這次來美,要處理的事情不少。

谷歌要收購admob,微軟想收購推特,參與facebook的融資,紫微星美國分公司的籌建……除了紫微星的業務之外,也包括婕妤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