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三款實驗品(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日本的科技產業已經沒戲了。

至少產業是這樣。

這一上午,周不器走馬觀花地看了78家公司,其中包括雅虎日本、n、樂天、n等大公司,只能說他們從理念邏輯上就出現了巨大的錯誤。

全世界的科技行業,都是把“碼農”當成寶,是一家公司最核心的資產。一個副總裁不敢跟大老闆頂嘴,可是最底層的碼農有這樣的底氣。

國外的谷歌、b,國內的紫微星、百度,那真是把碼農高高供起來,公司裡所有最好的政策先面向的都是這群人。

日本不一樣,碼農都是炮灰,被認為是藍領工種。

再就是人才的培養了。

在國內,紫微星、百度這種大公司,在招聘技術人才的時候會非常的嚴格,45輪的面試算是少的,很多重要崗位要57輪的面試。

就是要選出最優秀最適合本公司的人,大家一起展、一起進步。

日本就不一樣了,甚至都沒有幾所正規的大學有計算機系的命名。應聘的時候,面試很簡單,幾個簡單的演算法和資料結構,就可以透過錄取了。

尤其是英語。

哪個畢業生能說一口比較流利的英語,那走路都可以趾高氣揚的,會深受領導的器重只要會英語,就可以在日本的圈裡如魚得水地混了。

總而言之,就是人才匱乏、技術落後,英語差勁、不思進取。

前些年,國內的產業剛剛搭建起來,日本走在了前沿,各個方面都很領先。可到了眼下的o8年,網際網路行業裡已經被國內反了,軟體行業比國內強一些,可後繼乏力,遲早也要完蛋。

這樣的現狀,紫微星日本研究院的計劃是泡湯了。

可是,周不器很高興。

日本的產業人才匱乏,靠著先優勢,能夠誕生出一批本土化的有很大影響力的網站,然後依靠著本土化特點,去跟國外巨頭抗衡。

可是,這終歸是個技術產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土的那些網站必然會逐漸地脫離時代,技術落後、迭代緩慢日本的網際網路市場,終將會徹底被國外巨頭給佔領。

紫微星要堅定不移地展日本市場,把這塊市場拿在手裡!

日本的科技企業喜歡來華派外包任務,紫微星主動出擊去日本展網際網路兩相結合,只要運作妥當,日本之於華夏的關係,就可以成為歐洲之於矽谷的關係後花園。

國內的生產力太強了,各行各業都在產能過剩,網際網路產業也是如此。如果能把日本展為國內產業的後花園,過剩的產能就可以不必浪費,對外輸出了。

這波計劃如果能做成,紫微星就功德無量了。

回國之後,周不器下飛機就乘上專車,回奔公司。

一路匆匆。

回到公司,先聽取賀陽、張一明和孟厚坤的彙報。

先排除的是張鴻光。

研究院不在搜狐大廈,地理上有隔絕,業務上也有隔絕,相關材料根本傳不過去。而且沈向陽也保證,說是相信張鴻光的人品,就算他真的從一些渠道知道了“魔改計劃”,也不會向百度透露分毫。

這個觀點,賀陽也相信。他不是相信張鴻光的人品,而是相信他的能力。

如果跳槽了,就跟新東家去偷偷彙報老東家的商業機密這樣的人,一定不可能在一家大公司裡當上核心高管。

張鴻光為了個人利益和職業規劃考慮,也不可能在新東家面前說老東家壞話,拉低自身的層次。

其次,就是決策委員會了。

應該也沒問題。

孟厚坤跟每一個人都一一談話了,他們都確保相應的檔案沒有讓秘書看到。很多人手裡甚至根本就沒拿到檔案,只知道了一個簡單的戰略概念。

決策委員會的成員,最低也是6的高管了。

要是這種級別的高管還會給別的公司通風報信,那紫微星的企業凝聚力就太失敗了。

第三,就是董事長辦公室這邊了。

機密檔案向來只由寧雅嫻經手,大機率也能排除。

賀陽道:“這麼看來,應該不是咱們這邊。”

張一明比較認可這個觀點,“先自查是對的,自查無誤,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外面尋找原因了。如果是外因,應該是兩個方向,和51。”

孟厚坤哈哈一笑,“不用說了,肯定是51!那公司跟漏風似的,什麼秘密也藏不住。他們裡面的事,咱們能知道,阿里、企鵝、百度這些公司肯定也能打聽到。別忘了,百度前幾個月剛剛把51的給挖走了呢。”

周不器鬆了口氣,笑道:“如果是51,那倒可以放心了。他們對魔改的計劃並不知情,一心一意地在做彩虹呢。”

賀陽點頭道:“嗯,魔改計劃還沒有正式推出,這裡還存在著變數。讓百度提前知道了這個計劃,說不定會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