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廣告,中介,平臺(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簡訊廣告業務是個大雷,沒人敢踩。

對於周不器的斷然拒絕,姜南春並沒有感到意外,這也不是他今天過來的主要目的,而是另一個方向的合作網際網路廣告。

分眾傳媒現在是美國的上市公司,很有錢。

過去幾年,在國內一路瘋狂的收購,收購了上百家企業,迅地把分眾傳媒做成了一家多元化的傳媒集團。

因為不停地買買買,很多人就看到了商機,迅入場,去做和分眾相同的業務。

不是為了把公司做大做強。

而是為了被分眾看上。

被看上了,分眾就會掏腰包把公司買下來,然後創業團隊就能大賺一筆離場。

在這種情況下,分眾傳媒在去年出資225億美元,收購了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廣告服務公司好耶網路。

涉足網際網路。

這個好耶,有點像中介公司。

就是想做廣告的一方跟好耶合作,由好耶提供廣告方案和營銷方案,把廣告投放到四大門戶等平臺上,幫企業做推廣,從中賺取佣金。

很多中小企業,都喜歡和好耶合作。

比如易迅這種剛冒頭的小公司,在業內缺資源缺人脈,如果直接上門去找搜狐談廣告合作,人家根本看不上這種小生意。就算談價格了,也可能被宰。

而且,小公司的部門少,組織結構小。

廣告怎麼設計?

營銷方案怎麼做?

推廣預算怎麼分配?

市場反饋的結果是否公開透明,平臺方會不會利用自身地位提供虛假資料,坑害廣告方的利益?

好耶可以提供一條龍的服務,並且在業內有不錯的口碑和信譽。

姜南春就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在搜尋平臺的營銷,就有很大的漏洞可以鑽,不懂行情的創業公司,就容易吃虧。”

紫微星旗下的微點就是國內第二大搜尋平臺,所以周不器很上心,問道:“搜尋廣告?怎麼回事?”

姜南春輕咳一聲,“我說的是百度,不是微點。”

周不器笑呵呵。

百度和微點的模式,基本都差不多。除了微點比較良心,醫藥行業的廣告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百度存在的問題,微點很大程度上也存在。

在國內,百度在本土的搜尋領域商業化是做的最好的,別說微點在學習借鑑了,連谷歌都在悄悄地模仿改進之中。

姜南春道:“在百度上做廣告,主要是買關鍵詞。比如,我買姜總和姜南春兩個關鍵詞,在百度上搜尋這兩個關鍵詞的時候,我指定的連結就會排在第一位。一個點選5塊錢,一個月2萬點選,就是1o萬塊錢的廣告費。”

周不器點了點頭,“是競價排名,誰對關鍵詞的定價高,誰的連結就能排在第一位。在這方面,微點比百度強。”

比如,淘寶在百度上購買“淘寶”關鍵詞的出價是5元錢,京東購買“淘寶”關鍵詞的出價是1o元錢。結果就很有意思了,在百度上搜尋“淘寶”,給出的第一個連結就是京東,淘寶只能排第二。如果淘寶沒買“淘寶”的關鍵詞,那麼搜尋結果中,就會滿屏都是京東的資訊。

這就是競價排名的模式。

背後的原理,就是隱性地強迫各大網站都必須來自家的平臺上購買關鍵詞。

不買?

可以啊,你不買,你的競爭對手就買了。然後原本屬於你的流量,就都會跑到競爭對手那裡去。

各家公司為了避免被競爭對手的關鍵詞打壓,只能參與競價,去百度上打廣告。

這也是為什麼百度的商業模式跑得這麼好的原因。

目前,國內百度的市場份額是54左右,微點的市場份額過35。兩者的差距並不大,可是賺錢能力就差太多了。

百度一個月的淨利潤一個億,微點才一千萬,相差十倍。

主要就是微點的競價排名比較剋制。

使用者在微點中搜尋“淘寶”,不管淘寶買沒買關鍵詞,搜尋結果的第一位,必須是淘寶的連結,以滿足使用者的搜尋需求。

這對企業來說,就沒有了強迫性。

買不買關鍵詞,反正都會在前幾個搜尋結果中顯示,很多企業為了節省開支,也就不買類似的服務了。

姜南春擺擺手,“競價排名是平臺的問題,我說的是廣告服務商的問題,很嚴重,已經把中介行業的形象給抹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