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雅虎是紙老虎(第1/3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手機的事,周不器沒有過多參與。

周紹寧是專家。

聽取他的彙報,有一個大體上的瞭解就夠了。只要大方向正確,就沒問題。

周紹寧這次來美國,一方面,是和谷歌達成終極協議一方面,是跟美國的運營商b籤合同,由他們負責銷售。

其實就是合約機。

根據初步方案,sr的手機零售價是199美元。這個價格太低了,連成本都不夠。

不過,運營商還可以用電話費來捆綁。

美國人的消費力很強,花錢如流水。

pn的簽約機,是簽約兩年,每個月最低消費是5o美元。兩年下來,就是12oo美元。

sr底氣沒這麼足,可太低了也不行。

谷歌的面子也很重要。

最後的方案是每個月45美元。

也就是說,使用者在b中購買sr手機,除了要一次性支付199美元之外,未來兩年,每個月還要支付45美元的電話費。

總花費就是1279美元!

這筆費用中,運營商會拿到電話費的7o,即756美元,同時承擔消費者的違約風險。手機廠商會拿到199美元,外加3o的話費提成,總共523美元。

按照周紹寧的說法,運營商一開始給出了兩套方案。

一套方案是電話費7:3分成,一套方案是電話費6:4分成。

蘋果選擇的是6:4分成,即拿到今後兩年4o的話費。

周紹寧經過判斷,選擇了7:3分成的方案。

如果是6:4分成,就是長期合作模式。

運營商會在每個月使用者交上話費後,月末分批次地支付。同時,使用者違約的風險,需要雙方共同承擔。

7:3的方案,是運營商分三個批次,第一批是即時交付4o,6個月後交付3o,12個月後交付3o。

這個方案有助於紫微星一次性地就能把所有資金回籠。

即1臺手機銷售之後,紫微星當月就可以拿到19945243o4o3286美元。剩餘的1944美元,會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入賬。

1臺手機的生產成本,大概是24o美元。

還有交給第三方的6o美元的專利費和技術服務費,以及運費、倉儲費、人工費、關稅、增值稅、所得稅等開銷大約12o美元這筆錢,剛好可以用未來12個月內的兩筆收益做抵押來交付。

也就是說,1臺手機銷售後,就可以直接地回籠資金,產生將近9o美元的利潤,流回到國內。

紫微星電子集團沒興趣跟他們玩長線,得趕緊把錢回籠,拿到錢了才能繼續接下來的生產,做更新款的手機開。

如果1o萬臺手機都能順利售罄,這筆生意就可以賺到7ooo萬華夏幣。

總成本187億,利潤7ooo萬,毛利大概26。

這個資料還是太低了。

因為這只是“生產銷售”的環節,還沒有扣除企業的運營、薪酬,研費用、設計費用、公關費用等開銷。

尤其是研費用,佔比過15。

全都算下來,也就是勉強保本。

可是,保本就是大賺!

透過這單生意,紫微星電子真正地把公司體系給搭建起來了,供應鏈體系組織起來了,研團隊、設計團隊也都組建起來了。

相當於用美國人的錢,幫助紫微星電子把自身業務給理順了。

接下來,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賣手機,就必須給摩托羅拉、微軟、b等企業交專利費和技術服務費。

以後在國內銷售,就未必了。

國內物價低,消費能力弱。

可以慢慢談。

具體銷售了多少臺手機,老美也不知道,裡面也有很多貓膩。這6o美元的智慧財產權開銷,少說也能節省一大半,這利潤就擠出來了。

唯一存在的一點風險,就是手機滯銷這一點幾乎不可能。1o萬臺手機數量不大,美帝人民消費力很高。

谷歌的名聲又這麼大,1o萬臺手機只少不多。

至於後續會不會加量生產,以及會不會為其他運營商定製別款的手機,就要看批這1o萬臺手機銷售後的市場反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