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目標一致向前看(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京東模式,就是自建物流、自建倉儲、自建配送,從頭到腳的一條龍電商模式。

在這方面,京東算是創新者。

自建倉儲模式和物流體系,是亞馬遜創的。不過,亞馬遜只有大貨車的物流。就是把商品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配送環節,還是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京東則是在此基礎上有所改進,把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體系也建立起來了,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讓第三方配送,缺點太多了。

調包且不說,服務質量也差。

後來亞馬遜覺得自身這種外包的配送體系弊病太多,也開始自建配送體系,把“最後一公里”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把電商的每一個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讓自家的電商模式更有競爭力。

哪怕是阿里,等淘寶和天貓做起來後,也要斥巨資入股各大快遞公司,搞出了一個菜鳥聯盟。如果不這麼搞,萬一市場有變,快遞公司集體反水,不跟阿里合作了,淘寶和天貓當即就得死翹翹,這是不可預知的商業風險,要儘可能地排除。

除此之外,海外電商要自建倉儲,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周不器道:“日本的電商業務,除了銷售本土產品之外,還有一層意義就是為國內的中小企業開拓跨境電商業務。可是,國內的假貨問題很嚴重,必須多一道中間環節,加以監管、約束和審查,確保產品質量,也要維護平臺形象。”

劉強棟沉吟道:“如果是跨境電商,就不能是從國內貨運送到日本了。而是應該提前把貨運到日本的倉庫裡,然後再上線銷售。到時候,直接從本土倉庫出貨,可以最大化地節省效率。”

周不器道:“國內的企業,要先把貨物送到國內京東的倉庫裡,由京東負責稽核、查驗。然後,京東把貨品集體打包,往日本的倉庫中儲存,開始線上銷售。在這個過程中,既避免了假貨,又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使用者的客戶體驗,為售後的退換貨服務也提供了便利。”

劉強棟表情有些複雜,“如果是這樣,賣家的工作量就大大減輕了,那些對電商運營不怎麼熟悉的企業,也可以很容易地線上銷售了。”

周不器笑道:“沒錯,只要把商品上架就好了。國外的電商網站,連個客服都沒有。出現了商品問題,都是郵件溝通,效率極差。如果京東能在這方面有所改進,就能在使用者體驗上秒殺所有海外電商平臺。”

劉強棟道:“一切流程都要由平臺來承擔,成本不小。”

周不器道:“所以可以另收一筆費用,除了商品的固定抽成之外,還可以收一筆倉庫使用費,物流、配送以及售後的服務費。”

劉強棟點了點頭,“這在國內是不可能的。”

周不器笑道:“但是跨境電商可以。”

國內的電商平臺都太友好了,除了體貼到極致的客服不說,在電商平臺上購買的商品,絕大部分都要比實體店裡便宜很多。

可是國外的不同,網購的價格跟實體店購物,價格都差不多。就是圖個方便,能夠送貨上門。

在亞馬遜上做跨境電商,富了一群人。

這可比做淘寶、做京東、做拼多多容易多了。把商品給亞馬遜倉庫,把商品掛在平臺上,然後就不用管了。每天晚上開啟郵箱,查閱郵件。對有問題的訂單予以解決,要麼退款要麼換貨。中間環節都是亞馬遜幫忙。

更重要的是,充滿暴利!

尤其是一些水杯、掛件、公仔、布娃娃之類的精緻的小玩意,在國內的生產成本,也就是幾塊錢而已。

可是掛在亞馬遜上售賣,動不動就是幾十美元。

一單就能賺幾百塊華夏幣。

有的跨境電商小店就是純空殼,先去亞馬遜上找商品,然後跟國內的天貓、京東對比,尋找價差。

假如亞馬遜上一個公仔12o美元,天貓上只賣12o元,那就賺大了!

直接在天貓上拍2oo單,給亞馬遜倉庫。然後上架1oo美元銷售,輕輕鬆鬆賺個幾萬塊。

當然,亞馬遜的費用也高。

銷售抽成15,再加上倉庫費、服務費,銷售額的2o要被亞馬遜抽走。可即便這樣,也擋不住海內外價差的巨大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