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第361章 眾人拾柴火焰高(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根據反饋回來的資訊,目前至少有六七個國內知名獵頭聯絡上了賀陽。甚至可以這麼說,他目前是國內高階招聘圈子裡最熱門的人才。

據說,至少有2o家大公司向其出了邀請,其中不乏萬達、萬科、萬通,百度、慧聰、網易,美的、步步高、神州數碼等知名大企業。

沒辦法,聯想的影響力太大了。

京東跟聯想是多年的合作伙伴,跟那邊的高管很熟,所以幾經打聽,給周不器傳回了資訊。

“他是柳老總的得力干將,是這幾年聯想的企業文化落實、組織架構提升的核心骨幹。應該算是柳老總管理哲學的最大踐行者了。”

電話裡,劉強棟把自己的調查結果說清楚了。

周不器很疑惑:“這樣的人,怎麼會離職?”

“他主要是負責人力資源的,前年晉升成高階副總裁了,也會負責市場、銷售、營銷等業務部門。在市場這一塊,他跟柳老總生了分歧。”

“哦?”

“這個……”

“偷偷告訴我,不算洩露機密。”

劉強棟嘆了口氣,“也不算什麼機密,聯想高管都知道,他跟柳老總大吵了一架。這在聯想內部是不可想象的,別人都覺得他做出點成績就飄了。柳老總不允許外傳這件事,還在極力挽留他。”

“跟柳老總吵架?”周不器心頭一動,在市場定位方面跟柳老總吵架,不一定是壞事啊,因為聯想的策略本來就是錯的,“你知道具體情況嗎?”

劉強棟道:“去年,聯想完成了對個人電腦事業部的併購,堪稱壯舉,全世界都為之震動。八十年代日企跑去美國買買買,新世紀了,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國的經濟能力。從那開始,聯想正式開始了全球化佈局……”

“說重點!”

“不好說。”

“啥?”

“咳咳,咱倆就私底下隨便聊聊,我說的不一定準啊。我覺得柳老總的目標定位有點高了,在港府成立了全球總部,又……怎麼說呢,有點過於重視海外市場,而忽略國內市場了。”

周不器聽明白了,“柳老總設定的企業戰略,優先順序是先海外,後國內?”

“對,不是宣告瞭嘛,說聯想是一家世界企業。”

“這種論調,忽悠資本和供應鏈的吧?聯想是實實在在的民族企業,柳老總規劃的先海外、後國內的市場戰略,說不定也有上面人的意圖。”

“這就不清楚了。”劉強棟嘆了口氣,略作思忖,“不過就國家的角度來說,聯想把業務重點放在海外,更符合當前的國內外營商環境。好不容易走出去了,肯定要好好利用。”

“哎,這本應該是國企的任務。結果國企出海,無一失敗,虧個百八十億都算少的。都成全世界的笑柄了,大投行們看見我們的國企去海外併購,哪次不狠狠的撈一筆?民族企業的國際化……這個任務,也就是柳老總能接住了。”

這一刻,周不器覺得對國家經濟形勢的判斷,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作為目前唯一走出去,並取得了成功的民族企業,聯想一定要在各方面的影響下加大國際化的程序。

這是對“中國製造”這四個字的意義改寫。

當年,“日本製造”也一度是抄襲、模仿、侵權的代名詞,質量低下、粗製濫造,深受全世界的唾棄。後來,日政府開始大力推動半導體等科技產業的展,斥巨資推動產業升級……

大獲成功。

索尼、松下、夏普、尼康、佳能等企業聲名鵲起,走向全球。

“日本製造”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三級跳,從粗製濫造變成了精品製造的代名詞。

產業升級,一定是國家經濟持續展的大方向。

聯想要起到帶頭作用。

可是,海外市場的更高優先順序,對聯想本身來說,一定是不利的。聯想目前在國內氣勢如虹,只要做好市場、做好營銷,打出民族情感的愛國牌,其他的電腦公司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假如有一天聯想的海外市場展不利了,等回過頭來再重視國內市場,那就晚了。競爭對手早就都做大了。

這不是什麼高深的戰略理論,柳老總肯定能看到這一點。之所以沒這麼做,估計是上頭太心急了。

等聯想這個策略失敗後,大概就能吸取教訓了。

另一家民族企業華為則是先內後外,利用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牢牢穩固了國內市場。即便後來海外受挫,甚至受到了多番致命打擊,可有國內這一塊巨大的市場保證,依舊可以穩定的向前展。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註定要有不少先行者倒在河水中。

“你在想什麼?怎麼不說話了?”劉強棟見他沉默良久,忍不住問。

周不器嘆道:“我是在想,如果是咱們,是否會在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之間,選擇前者。”

“沒必要想那些。”劉強棟心態很好,語氣很輕鬆,“把公司做大,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繳納更多的稅收,在大災大難時能及時的伸出援手救急,這就夠了。”

周不器笑道:“行,你說的對。”

“你真要挖賀陽?”

“他不是要離職嗎?”

“還沒離職呢,聯想不想放。”

“聯想的戰略方向,我覺得夠嗆。相比之下,還是華為低調務實、穩紮穩打的風格更好。所以啊,我這不叫挖人,我這叫救人於苦海。”

劉強棟沉默了一下,“我跟賀陽見過幾次,我看能不能幫你約出來吧。”

……

“老弟,你來怎麼不提前說一聲?”

顏光明一臉驚喜,跟見到了市領導似的,伸雙手跟周不器握手,然後笑容滿面的把他迎回自己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