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有倆錢不夠嘚瑟的(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其實幾個月前,周不器為校內網尋找更多的增值業務時候,就考慮過招聘業務。

校內網做招聘,優勢還是比較多的。

剛剛郭鵬飛的那番話並不完全準確,但有一個思路是正確的,就是校內網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提前一步跟全國最優秀的大學生有接觸,把他們招過來。

還有,高校就業率是每一所高校,是教育部門每年最關心的一件事。

如果能開展一項業務,幫助全國的大學生就業,那不僅是利國利民,也更能符合周不器對當下校內網的市場定位——迎合政策,走主旋律。

到時候,校內網和教育部門的合作就會進一步的加深。這就是政策引導下的市場壟斷,別的校園網站想打敗校內網就更不可能了。

5Q校園網和前程無憂的合作,大概也有這層思路在裡面。

但是有一個問題,周不器不能妥協。

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這些網站是面向全國各個階層展開招聘的。

他們的網站上,大多數的招聘工作都是要求有23年的工作經驗。

如果這類的網站和校內網合作,那將是極大的打擊。

試想一下,如果全國的大學生們透過校內網登6了招聘網站,結果看到的大部分招聘資訊,都是要求有23年工作經驗的,這如何高興起來?

時間長了,說不定就會對大學生、應屆生的這個身份產生了自我懷疑。

可真正的招聘市場上,恰恰相反,大學生才是最受歡迎、最受追捧的一個群體。

應屆生都是未經雕琢過的玉器,不像有工作經驗的那些人一樣,學會了偷奸耍滑、學會了磨洋工,學會了阿諛奉承等等不堪的職場經驗。

如果是一些小公司還好,有工作經驗的人能力更強,不需要培養就能直接上手,用起來比較方便。

對大公司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一些世界級巨頭公司,想進這樣的公司,要麼是高管,要麼是5年工作經驗,要麼就只有一條途徑了,那就是以應屆生的身份前去應聘。

比如寶潔集團,所有的員工都是從高校中招聘來的應屆生,自己培養,用自己的企業文化去影響他們的職場生涯。至於外面社會中的那些人,哪怕能力再強,寶潔也不會要,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他們不接收被其他的公司汙染過的人”。

除此之外,應屆生可塑性更強,尤其是5、211院校的應屆生,學習能力尤其突出。哪怕現在能力差點,但招聘過去後,就可以迅學習,迅的適應公司環境,後來居上。

還有就是應屆生對公司的歸屬感和忠誠度,跟社招比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往往刻骨銘心。

很多公司甚至專門設計了針對應屆生的晉升通道,以及更加完善的培訓體系,甚至為應屆生安排了職場導師……再加上隆重的校招活動,大公司門對應屆生的培養,可以說是付出了極高的成本。

就是為了培養真正屬於本公司的嫡系骨幹。

這些待遇,是那些有23年工作經驗的社招人員根本享受不到的。

同等情況下,如果有一個提拔機會,一個是透過應屆生招聘而來的,一個是透過社招而來的。受到提拔一定是應屆生,這是各大公司人事部的通行規矩。

所以,在招聘市場中,應屆生從來不會受到歧視。

相反,應屆生有著相比於其他人極其優越的招聘待遇,這大概就是母校的光環對學子的最具有現實意義的職場幫助了。

可是,和前程無憂、智聯招聘這類網站合作,根本體現不出應屆生的優越感。

反而在連篇累牘的23年工作經驗、5年工作經驗的招聘要求中,會一步步的打擊自信心。說不定很多人就會因此荒廢學業,覺得去工廠打工更有意義。

這不是殘害祖國的花朵嗎?

校內網有自己的時代使命,不能做這種事。

“隨著高校擴張,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北大畢業的高材生跑去賣豬肉,就會成為全國的笑料,這是什麼樣的價值觀?這多麼荒唐?誰規定北大畢業生不能賣豬肉了?而且我堅信,北大畢業生賣豬肉,一定會比屠夫賣豬肉更紅火,生意更好!”

“校內網要幫助全國的大學生,先的一件事就是要重塑大學生的尊嚴與自信。祖國的未來靠誰?還不是新一代的大學生?7o後嘲笑o後,o後嘲笑o後,o後嘲笑oo後……這是極其錯誤的價值導向。”

“真正的現實是,打敗7o後的是o後,打敗o後的是o後,而oo後也一定會取代o後的社會地位。前浪一定會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年輕人才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

“5年工作經驗、23年工作經驗的招聘條件,只是企業短期展的剛需。真正的長遠戰略,是應屆生。應屆生才是企業、國家、民族崛起的最大支柱。”

“校內網一定會開展自己的招聘業務,但是,我們的招聘業務要有著與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主流招聘網站完全不同的思路。我們一定要突出應屆生的優越感,要把關乎到祖國未來的這一批人放在應有的待遇和位置上。”

周不器的這一番話,讓郭鵬飛頗為觸動。

他知道周老大的視野廣、格局大。

卻沒想到,他竟如此的……偉光正。

這跟他平時沒事就撩騷漂亮小姑娘的行為,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細品下來,還挺感動的。

郭鵬飛也是大學生,他當然也願意為自己所在的這個群體爭取到更多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