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共享經濟(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是這麼,除了國家情懷外,周不器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這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案,是隸屬於大國戰略框架下的,目的是在大學生這個平臺中,尋找和孵化出能夠引領下一個時代潮流的好專案。

國家予以相應的扶持,留住人才,著眼未來。

他之所以不打算讓校內網參賽,一方面是校內網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團購活動搞的風生水起,核心是運營,而不是技術。另一方面,胡校長也了,相關部門在密切關注,如果所謂的團購電腦活動真的有前途,就會以政策力量推向全國高校。

校內網已經基本成功了!

不需要再借助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這個平臺展現自己了。

這段時間,周不器正在構建一個大計劃,一來解決送餐業務中騎手的出行問題,二來是要履行讓溫知夏當共享女王的承諾。

剛巧,機會來了!

這場國家級專案,涉及到了多個國家部委,中央高度關注。

如果能在這次活動中脫穎而出,那就又可以享受一波政策紅利了。

而周不器的這個大計劃,最需要的就是政策支援。

“吧,你到底想搞什麼?”

“過去,經濟學理論和商業模式,都是由西方人主導構建,我們只能跟在屁股後面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抄襲。現在,祖國越來越強大,民族正在逐步復興,聯想也代表華夏企業,揚眉吐氣的站在了世界的大舞臺上。現在,時機成熟了,我,周不器,想要代表華夏,引導下一個時代的經濟模式!”

胡校長生生氣笑了,惱道:“你把北科代表好就行了,國家不用你代表!年紀不大,口氣不,你是趙老師的品看多了吧,忽悠功夫一個頂倆?”

周不器正色道:“胡校長,我的是真的,我要明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叫共享經濟!”

“陳詞濫調!”

胡校長沒好氣的批評了一句。

所謂的共享經濟,早在幾十年前,美國人就提出來了。

周不器道:“是,以前老美是過,但他們也只是在理論階段,並沒有實踐展開啊!”

胡校長立時明白了他的意圖,不禁睜大眼睛,“你是……這次的參賽作品,你想實踐一次共享經濟的專案?”

“沒錯!”

周不器回答的擲地有聲。

胡校長不由得驚吸一口涼氣,神色振奮!

這子,果然很有想法!

共享經濟,是七十年代末美國人提出來的,幾十年下來,國外也有創業者企圖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卻屢屢失敗。

試想一下,如果美國精英們都沒搞起來的共享模式,被華夏的一個大學生搞出來了,這件事經過國家輿論的引導推動宣傳出去,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民族情緒將會空前高漲!

不論是國內精英,還是海外學子,都一定會對自己的國家刮目相看,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這就跟聯想收購電腦事業部,是相同的道理。

美國的老牌公司,被華夏的公司收購了!

美國人都玩不轉的共享模式,在華夏的大學校園裡生根芽!

在當下這個年代,還有什麼是比這種事更能提振國民士氣的嗎?

奧運會成就和軍事膨脹,只能讓底層群眾歡欣鼓舞。

真正能夠讓精英人才的興奮的,還得是這種黎明曙光般的文明成果。

只有這種引領全球風潮,傲然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大事件,才能讓那些還在國內讀書的大學生們對祖國充滿了期待,讓那些流失海外的精英們把目光重新投入國內。

在美國,底層民眾都蠢的要命,是一群大傻子。在街頭隨機採訪,讓他們出三個國家的名字,他們的答案基本就是美國、紐約、巴黎、弗洛裡達、拉斯維加斯……頂多再出一箇中國。

美國的強大,在於吸引來了全世界的精英。

讓一個頂級精英,帶著一群美國大傻子玩,一樣能帶傻子們過上殷切富裕的生活。

群眾都是烏合之眾,只有精英階層儲備夠多,才能帶領烏合之眾們邁向新時代,讓國家越來越好。

培養精英,這是大學的意義。

可如何才能留住那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國家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胡校長深耕教育事業幾十年,他太有體會了。

他深切的知道,如果周不器的這個共享模式專案真的做起來了,會有多麼重要的國家意義!

只是……

你子別是放空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