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踏白軍的情報(第1/2頁)

作品:《隋唐:一個小兵的崛起

眾人聽到李世民有計策破敵,紛紛安靜下來,豎起耳朵認真地聽著。

李世民走到地圖一側,將幕布拉了下來,用指揮棒指著一處道:“此處為秦時函谷關,函谷關以北是一片密林,漢軍想要為弘農解圍,弘農河古道是其必經之路,而這片密林正好是伏擊的最佳地點。”

“本王的意思是,以少部兵馬繼續圍困弘農,將大部精銳調集到此地,於弘農道口伏擊漢軍。”李世民一拳砸在標註著桃林的位置道,“此戰能不能獲勝,就看各位能不能在這場伏擊戰中用命了!”

(說道這,不得不給各位看官解釋一下弘農一帶的地形:弘農城就位於今靈寶市內,兩邊都是高坡密林,因弘農河流過而得名。

左邊的那段近二十里的高坡叫稠桑,山坡不僅高數百米,上面更是長滿了密林,人馬根本無法行走。正是稠桑的存在,這才將關中和關東隔絕。

而在稠桑以北十五里處有一段裂谷,秦時在此築關,也就是函谷關。

後因為黃河改道,露出許多的低窪帶,從關中可以繞過稠桑而進入關東,函谷關不再是必經之路,再加上稠桑經過大面積的砍伐,樹林不再密集,兵馬可以在稠桑上行走,函谷關因此而廢棄。

正如李世民所言,漢軍要增援弘農,最快捷的就是走弘農古道,沿著弘農河進入弘農城。

而在稠桑以北,雖然是一大片平地,但都長著密林,這個地方也因此叫桃林,非常適合埋伏伏兵。)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放棄強攻弘農,以少部分兵力圍困弘農城,以絕大部分精銳伏擊漢軍援軍,圍點打援。

聽到李世民這番解釋,眾將豁然開朗,對眼前的這個年輕天才統帥更加敬佩了。

見眾人沒有異議,李世民便開始點將。

“李仲文!”

“末將在!”

“命你率三萬步卒繼續圍困弘農,本王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能讓城內的漢軍出來!”

“請秦王放心!”李仲文緊緊握著拳頭道,“只要我李仲文有一口氣在,絕不會放城內守軍一兵一卒出來!”

“好,本王希望你說到做到!”李世民接著點將道,“屈突通,命你率三萬精銳於稠桑北部的五里溝!”

“末將領命!”

“侯君集,你率兩萬騎兵埋伏在大王村附近,以斷漢軍歸路!”

“諾!”

“殷開山,命你率三萬步軍埋伏西稠桑之北,待漢軍進入谷口之後,立即切斷漢軍南北聯絡,封鎖谷口!”

“諾!”

“長孫順德,你率三萬步卒於弘農以北金鼎湖當道紮營,南封谷口,不得讓漢軍進入弘農城!”

“末將領命!”

“劉弘基,命你率五萬步騎埋伏於桃林之中,務必吃掉漢軍後軍輜重!”

按李世民的估計,漢軍的援軍絕不會少於十萬,行軍隊伍勢必拉長,整條弘農谷恐怕無法完全容納這樣的長度,這才採取分斷包圍,谷內外齊頭並舉。

各將領命各自帶兵埋伏去了,而李世民身為全軍主帥,自然是將自己的指揮所搬到了函谷關舊關上,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戰場,可以根據戰況的變化而做出變動。

隨著時間的消逝,各處伏兵已經各就各位,就等待漢軍援軍的到來了。

但出李世民意外的是,張武的打算是待徐圓朗堅守七日之後才會帶兵前來,也就是在戰事開始第四天的時候才會開拔,所以在唐軍埋伏了兩天之後,依舊沒有漢軍前來的動向。

許是感到計劃落空,李世民眉頭緊皺,在心裡猜測著各種可能。

他越想越不對勁,在這種情況下,他把帳下最倚仗的謀士房玄齡和杜如晦找了過來。

“二位先生。”李世民開口問道,“如今我軍已經按計劃埋伏了兩天了,至今還未見漢軍的援軍,依你們看,這是為何?”

房玄齡撫著山羊鬍,雙眼緊眯,嘗試著說道:“會不會是這樣,漢軍的統帥本就不想這麼早來解救弘農,換句話說,他們是想先用弘農城來消耗我軍,然後在我軍最疲憊的時候突然出現?”

“房兄所言有理!”杜如晦接過話來說道,“相對於及時增援弘農,在我軍與弘農城守軍血拼之後再來增援,於漢而言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