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嬌養太孫妃 第87節(第1/2頁)

作品:《清穿之嬌養太孫妃

可這會兒,將要熱起來的天氣,她這樣硬生生的挺著跪久了,膝蓋疼得很。

那一塊只怕是早就跪紫了。

康熙逼她:“烏梁海氏,朕再問你最後一次,弘晳出京,去了何處?”

蘇玳抬眸,靜靜看向康熙,說:“皇上,孫媳真的不知道。孫媳只知,皇太孫病著,不宜見人。”

康熙道:“你真是冥頑不靈。你護著他,可有想過永珚將來怎麼辦?”

永珚。蘇玳心口一疼。

她只是個小女子,成婚前,額娘父王哄著疼著,成婚後,弘晳護著寵著,何曾受過這樣的苦楚?

往日裡是見弘晳受苦受傷,如今她自己頂上來,才知道這苦這傷該有多疼。

心理上還是有些承受不了,眼中的熱淚盈滿眼眶,她的聲音帶著顫意和哽咽。

她說:“皇上當時征戰準噶爾,大獲全勝。可並未剿滅準部餘孽。誰都知道,準部餘孽妄圖擴張,妄圖復仇,是無論如何都要捲土重來的。”

“皇太孫沒有跟皇上親征,他一心牽繫大清,就想大清越來越好,永無兵禍。從那個時候起就開始準備,預演推算,只有心裡骯髒的人,才會認定他要以權謀私。”

“西北戰事綿延,皇太孫在府裡挑燈夜戰,寫出的節略章程,裝了滿滿一書架。皇上既都讓人去過太孫府了,何不叫人去看看?看看皇太孫的一顆赤誠之心。”

“皇上這兩年,見他很少,不知他都做了些什麼。他熬出來的心血,能有誰知道?皇上怎能憑藉一面之詞,就對皇太孫如此猜度?焉知不是迪雅因愛生恨,做不成皇太孫的側妃,才血口噴人,有意誣陷的?”

蘇玳一邊哭一邊抹眼淚,一口氣下不去,乾脆全部送出來。

圈禁就圈禁好了,怕又有什麼用。不替他爭一爭,將來見了弘晳,她更心疼。

第70章 070

沒有人敢這樣和康熙說話。

端靜公主和噶爾臧在這裡跪了許久。若不是康熙禁止他們開口,他們早就說話了。

要說的自然也是蘇玳這樣的說。

端靜公主與噶爾臧瞧著自己養大的女兒,心裡是欣慰的讚揚的,甚至還夾雜著酸楚,瞧瞧,這才是他們的好女兒。多麼勇敢無畏啊。

再看看迪雅,都養成個什麼樣子了。

這樣的女兒,怎麼還是嫡出的小公主呢?夫妻倆心裡倒都生出迪雅不配的念頭來。

若非迪雅,又怎會有今日這樣的禍事?

因蘇玳嫁到了京城,嫁給了皇太孫,端靜公主與噶爾臧就十分關注京城中的動向。

夫婦倆知道京中弘晳的處境不好。他們自然是擔憂的。

可瞧著皇上如此偏心,竟只憑著迪雅的一面之詞就想如此處置皇太孫,夫婦倆也是為此捏了一把汗的。

他們當然站在皇太孫這一邊。可如今皇上顯然是要處置皇太孫的,奈何他們眼下找不到機會做什麼,方才蘇玳未來之前,他們為皇太孫分辨的話已經說盡了。

如今,只能看皇上是否肯聽蘇玳的話了。

端靜公主與噶爾臧心裡都打定了主意,若蘇玳真有個什麼好歹,他們夫婦拼了命也要護女兒和外孫的性命無憂。

敏珠爾拉布坦和縣主安靜的跪在旁邊。

縣主是活潑些的性子,不是宜爾哈那等沉靜。但此時跪在那裡,縣主也是一副坦然受之的模樣,年紀不大,也並不驚惶。

只是頗有些好奇的悄悄看蘇玳。

她想,難怪阿瑪和她說過,皇太孫那樣的性子,又怎會娶個木訥膽小的嫡福晉呢?如今一看,果然太孫妃與皇太孫脾性還是相似的。

太孫妃膽子可真大啊。

她素來和太孫妃的交集很少。如今瞧著,就想以後要多和這位嫂嫂接觸,她喜歡太孫妃的性格。

敏珠爾拉布坦心中卻十分愧悔,若非他的親妹妹無知,姐姐又怎會這樣呢?

他心裡倒是暗暗發誓,此番若能平安度過這個坎,將來無論姐姐和哥哥有任何要求,他都會不遺餘力的完成。他一定要護著哥哥和姐姐,還有喀喇沁的平安。

康熙對弘晳的福晉還是有些期待的。

弘晳還是皇長孫的時候,康熙就覺得這個長孫福晉不能太隨便。弘晳看中了烏梁海氏,康熙覺得各方面都很匹配的。

弘晳被立為皇太孫,烏梁海氏將來就是要做太子妃皇后的。

康熙心中不免有些挑剔。弘晳的子嗣太少了,到如今才只有一個嫡子,其餘的側福晉格格侍妾一無所出,這算什麼?

若非弘晳護著,康熙是無論如何不會讓烏梁海氏這樣做的。

偏弘晳是那樣的性子,他也動不得弘晳府裡的事。

若將人換了。看老四府上,弘暉都好幾個兒子了。那不是挺好的?

瞧著底下跪著的身量纖細的烏梁海氏。康熙心裡倒點了點頭。

這樣的性子,卻也和弘晳相配。弘晳不做皇太孫了,正好可讓烏梁海氏去陪著他。她這樣心繫弘晳,也是一樁好事。

“皇太孫無旨私自出京,是該當處置的。”

康熙說,“至於西北戰事是否皇太孫有意挑起,蓄謀已久,朕自有定論。”

“去將永珚接到宮裡來。東三所空著,太孫妃就和永珚先去東三所住下。不許任何人接近他們,餘下事,等皇太孫回京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