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嬌養太孫妃 第57節(第1/2頁)

作品:《清穿之嬌養太孫妃

她那時想,想留下來,留在他身邊看看他究竟會如何。

他總是受傷,從來不在意受到什麼樣的傷害,蘇玳卻捨不得再叫那些避子湯傷害他的身體了。

難不成將來終於坐上皇位的那一天,他也成了個病懨懨的人麼?

蘇玳不想她的丈夫將來是那樣的。

她被撞的嚶嚀一聲,眸中一熱,偏偏迎了上去。

讓一直凝視著她的弘晳看見了她泛紅的眼尾落下了一點難耐的熱淚。

直親王在西北賣命,指望著再往身上添軍功,回去也好在皇上面前增加他這個皇長子的分量。

他沒再指望八阿哥,聚集在八阿哥身邊的那些人都轉投了他,就等著他賺了軍功回去,或許還能憑藉這軍功在皇上面前再高出一截來。

要知道這西北戰事,並未總攬全域性的人。

直親王想做這個人。這親王,哪有大將軍王威風呢?

出京的時候,直親王就聽見風聲了,皇上不會一直叫西北這裡鬆散的,會選出一個來節制八旗,封為大將軍王。

直親王想,老十三什麼都沒有,嶽鍾琪是個漢人,這大將軍王還不是非他莫屬了嗎?

原本直親王這頭一直進展的還不錯,他挺遊刃有餘的。

結果太子重病垂死懇求皇上立弘晳為皇太孫,皇上下旨立弘晳為皇太孫,太子轉危為安,啟程往德州低調養病的事穿到了陣前,直親王肺都要氣炸了。

他離京不過數月,怎麼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明珠揆敘,還有八旗勳舊們都在幹什麼,為什麼沒有人阻止?!

直親王想立刻回京,可怎麼回得去呢?

況且事已成定局,他回京了也無濟於事,反而會惹上天下的麻煩。

為今之計,就只能儘快結束這裡的戰事,如果他將青海之事平定了,一個大將軍王的封號跑不了,將來大捷回京,他也有能力跟皇太孫對上。

直親王心態發生了變化,他開始急躁,並且急於壓住十三阿哥和嶽鍾琪,引起了西北許多將士暗中的不滿。

但直親王在八旗將士中還是有些威信的,他領兵數年,跟著他的人也多,這一鬧起來,暗暗的就有些不和的意向了。

陪著康熙在暢春園理事的弘晳接到了來自西北的密報。

也接到了十三阿哥的密信。

弘晳微微笑著,將收到的訊息都焚盡了。

明明滅滅的火光中,他冷淡的面容若隱若現,他對趙凜道:“告訴王掞,可以動手了。”

翌日上朝。大學士王掞彈劾直親王收受賄賂,在江南大行索取民間良女,強索官員年禮。

同時,西北送來戰報,直親王貪功冒進,深入敵後,不遵之前定好的計策行事,導致嶽鍾琪將軍和十三阿哥都身受重傷,所領旗營兵馬折損過半。

第49章 049

直親王貽誤戰機,不遵號令,致使原本順利的戰事陷入僵局之中,讓準部餘孽得以喘息時間,嶽鍾琪和十三阿哥都要在營中養傷。

他一個人還想再度組織戰事,讓康熙一道聖旨召回京城。

康熙這兩年精神不濟,年紀慢慢大起來後,有些事情也不想太過於嚴苛了。

抓大放小,寬柔為上。

直親王在江南的事,曹寅李煦,甚至旁人的密摺中偶有幾句言語,康熙都沒有深究。

可王掞呈上來的摺子,詳盡描述了直親王在江南的所作所為,甚至包含許多的鐵證。

康熙深為震動的同時,心中也在想,這是盯著直親王很久了,並且是胸有成竹,且是特意選在這個時候彈劾的。

不然怎麼會這麼巧,偏偏就在這時候,直親王貪功冒進貽誤戰機呢?

可直親王的性子又確是如此。若他自己無事,旁人又何須這樣盯著他,又怎會拿出這麼多確鑿的證據呢?

這不是讓他調查直親王,是讓他處置直親王。

康熙尚不想處置直親王。這次西北戰事,八旗營中還須直親王帶兵。

綠營是好用,可終歸不能用作主力。康熙還是要用八旗的人。

這些人裡頭,也就直親王得用些。十三阿哥與太子親厚,八旗那邊怕是用著不大順手的。

太子這頭已有了個雍親王了,康熙倒是不大想再把十三阿哥提拔起來了。

九阿哥十四阿哥也是官司纏身,身上的差事都不重,康熙曉得這兄弟倆文武雙全,要真是直親王不成了,這倆兒子也能頂上去。

太子去德州養病後,行為十分低調,從不出行宮,就還跟個隱形人似的。

比之從前在毓慶宮時,更像是沒這號人了。

這反叫康熙惦記。總叫人去送東西,寫書信給太子,問他好不好。

弘晳跟胤礽還真不是一個脾氣,這康熙是早就知道的。

這孩子打小就驕橫,太子小時候乖巧懂事,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都是合他的心意的。

雖然後來因為生病,不跟著他一道處理政事了。但那性子還是沒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