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嬌養太孫妃 第51節(第1/2頁)

作品:《清穿之嬌養太孫妃

甚至他長大了,他都要將胤礽放在身邊,生怕他會照顧不好他,讓胤礽受了委屈。

這個傾注了他很多心血的兒子要死了,康熙根本難以承受。

看著胤礽的目光,康熙就想起仁孝皇后臨終前的模樣。

他抱著還在襁褓裡的小小的胤礽,給他的妻子看剛出生的兒子的模樣。

仁孝難產失血過多,說不出什麼話來,他向她保證,一定會好好的將他們的兒子撫養長大。

這都多少年了,怎麼還是不成了呢?

“保成。”

時隔多年,康熙再度喊出了太子的乳名。已不記得有多少年了,康熙很久都沒有喊過太子的乳名了。

康熙老淚縱橫,太子亦是含淚應了一聲。旁邊只有一個梁九功侍立,梁九功實在是感觸,忍不住悄悄抹淚。

康熙無法答應太子,又無法當著太子的面說拒絕他的話。

太子精神不濟,說完這些後又昏睡了過去,氣息微弱,彷彿隨時會斷氣。

康熙甚至不敢離開,只能在兒子榻前枯坐。

太子上了表疏,這件事外頭也都知道了。

太子臨終前請立皇長孫為皇太孫,引起朝中一片譁然。

原本就不滿康熙立皇太子的八旗勳舊,因為之前的事情沉寂了一陣子,這會兒因為這個訊息全都震動起來。

當初立皇太子就是皇上一意孤行的,他們無法阻止,這會兒怎麼能眼睜睜的看著太子利用皇上的感情,再將皇長孫立為皇太孫呢?

皇長孫和他們早就結仇了,以皇長孫的性子,再要是被立為皇太子了,那他們還有活路嗎?

偏偏八阿哥失勢,直親王離京,剩下的幾個親王貝勒阿哥們沒法出頭,他們生怕康熙悲痛之下真的要立弘晳為皇太孫,是以匆匆進宮,想要在御前痛陳危害,不要立皇太孫。

康熙現在心情不好,掛念太子,根本沒有心情見這些人。

況且聽見他們進宮,就知道他們會說些什麼,見不見都是一樣的。

當初立保成為太子,就是考量諸多下的決定,是必須要立這個皇太子,也是為了保全這個兒子。

漢臣,包括漢大學士們,對仁厚溫雅聰慧的皇太子都是非常認可的。

皇太子的威望很高,而即便太子的長子有些不著調,可皇長孫的聰慧,和他的能文能武,也是漢臣們看在眼裡的。

太子重長子,他們其實看皇長孫也挺好的。

何況前頭還有一個立皇太孫的朱元璋在。如今皇長孫的性子與朱允炆大不相同,依著皇長孫這樣囂張跋扈的性子,叔叔們也是很難欺負他的。

漢臣們不大有意見,卻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支援什麼,他們的沉默就是對太子最大的支援。

若非漢臣不願,早就直諫。而太子臨終前的表疏,已經能夠讓皇上震撼了。

他們也不能做些什麼,否則會引起皇上的不滿,那就適得其反了。

鬧起來的,也就只有八旗勳舊。

八阿哥都沒許他進宮。

九阿哥身上還有些不清不楚的事沒交代清楚,這會兒也只能跟十四阿哥兩個在一塊兒嘀嘀咕咕的,就琢磨著怎麼讓康熙見一見八旗的人。

底下的小阿哥們因為弘晳的關係,又因著太子曾在宮裡住過那麼些年,心裡都是很喜歡這個病弱卻很溫和的太子哥哥。

一個個都哭天抹淚的,看的康熙也是心疼,就都叫帶走了。

誠親王恆親王兩個心裡倒是有點對立皇太孫有意見,可看見皇父一心一意念著病危的太子,也不敢出來說什麼。

就是想,指望著康熙再多思考思考,多想一想,最好多拖延些時候,太子眼看著就不行了,只要拖死了太子,弘晳尚未立皇太孫,那這事兒在太子死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太子沒了,皇長孫又不是皇太孫,到時候儲位空虛,他們幾個皇子阿哥,自然就有機會去爭一爭了。

康熙吃不下什麼東西,可他這個年紀,不吃東西肯定是不成的。就這麼熬著,就要把一代帝王給熬垮了。

梁九功不敢勸,勸了康熙也不聽,這時候誰也不好使了。

弘晳端了膳食,來尋康熙。

康熙回了乾清宮也是枯坐。

這兩日為太子的事鬧的心力交瘁,他這裡有些公務要處置,也是沒法耽誤的。

只好一面心痛,一面批閱奏摺。枯坐總是不成的。只是心裡不舒服,身上也是哪哪都不舒服了。

右手不好用了,康熙改用左手寫字。

“瑪法歇一歇。用點膳食吧。”

康熙抬眼一瞧,是弘晳來了。

太子病重這幾日,這孩子一直陪著,也是短短時日就瘦了,如今瞧著哪還有平日裡那個模樣呢?

康熙倒覺得,還是喜歡弘晳神采飛揚的模樣。

“你阿瑪可醒了?”康熙問。

弘晳親自給康熙布膳:“沒有。”

誰勸也不想吃,弘晳把膳食送來了,康熙不忍辜負他一片孝心,還是用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