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作品:《長姐如後媽[六零]

應老覺得林家人口簡單挺好的, 林三軍是軍人,人品可以保證。他給姜正打過電話,姜正又打電話給瞭解放軍醫院的那位師弟, 那位師弟是林三軍的主治醫生,也認識部隊的人,打聽了林三軍的人品, 然後又告知了肖宇的身份, 姜正把打聽到的事情告訴了應老,應老聽了,對林家很滿意。

說句實在話, 能養出林大軍那種性格的, 家裡肯定是比較和諧的。

當然,應老沒有說讓林三軍娶了應雙這種話, 而是讓應雙當隨行的醫生去鄉下,這兩年, 應雙為林三軍針灸腿和按摩,如果兩人能培養出感情, 兩年後可以結婚。如果沒有培養出感情,兩人也是清清白白的,醫生和病人之間的關係, 沒有什麼不能對人說的。

就算兩年後, 應雙再嫁人,如果有人覺得她為病人針灸過腿、按摩過腿是不安分的, 那麼這個人也不值得應雙嫁。不管是應老還是應雙,都覺得身為醫生,和病人之間清清白白的接觸,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 應老也是問過應雙的,應雙倒不是對林三軍有感情,而是林三軍是軍人,為了任務腿受傷了,她敬佩這樣的人,所以讓她隨行去為林三軍針灸腿、按摩腿,她是願意的。再聽應老說了自己的想法,她也仔細打量過林三軍,作為物件先了解的話,她也是願意的。不過,這是他們祖孫倆的想法,並沒有對林家人說。因為一旦說了,兩年後林三軍沒喜歡上應雙,那就有些尷尬了。或者說,應雙沒喜歡上林三軍,林三軍喜歡上應雙了,也是比較尷尬的。所以,還是他們自己心裡有數比較好。至少到時候,如果沒有在一起,也不會尷尬。

此外,還有一點,應雙的外公家總是想打應雙的主意,藉著外孫女,總是來打應家的秋風,所以讓應雙去鄉下,可以避開這些親人。不然等應老去世,應老擔心孫女被她的外祖家欺負。

林依依道:“這件事還是我們佔了便宜的,您如果放心,我們自然就不會擔心什麼了。您放心,我們家有三套房子,到時候三軍和四軍住在一起,應同志可以單獨地住一套院子,旁邊還有大軍媳婦在,不會傳出什麼話的。”頓了一下,林依依又道,“甚至,鄉下地方雖然落後,但是民風淳樸,空氣新鮮,您如果願意,也可以去休養。咱們家別的不敢保證,但是院子是乾乾淨淨的,家裡養著雞,每天雞蛋補身體還是有的。”

應老被她說得心一動。他看上去精神不錯,實際上身體卻不太好了。當年,孫女還小的時候,兒子和兒媳婦犧牲了,等孫女讀書的時候,老媳婦憂鬱過重也去了,這些年,孫女都是他自己帶大的,這也是他沒有去醫院坐診的原因,因為孫女還小。兒子、兒媳婦、老媳婦都去了,他的身體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就靠自己撐著,他這情況,孫女也是知道的。

林依依見他神色微動,又道:“我們村子裡雖然偏僻了點,但家家戶戶過得還可以。而且,因為偏僻,動盪並沒有影響到我們,村民們非常地友好。重要的是,村子裡沒有醫生,您如果去了,開個衛生所,對村民來說,就是最大的福氣了。您有空了,可以上山採藥,可以自己種幾棵菜,飯後還可以在田間散步,那裡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應老:“你這小女娃,心思真多。”

林依依:“……”

應老:“行,去你們老家吧。”順便自己還能看著孫女,如果那裡真是個好地方,自己將來去了,孫女也能住在那邊,避開首都的暴風雨。

聽到應老答應去,最高興的當然是應雙了。

不過,應老到底是老前輩了,他要去,也不是馬上能去的,還得準備準備。這一輩準備,就準備了一個禮拜,這一個禮拜,應雙帶著林大軍和林依依玩了一趟京城,然後就是林依依的採購了,林大軍雖然摳門,捨不得,但是也給媳婦和兩個女兒買了東西。

此外,林依依還買了照相機,來首都了,光是玩不夠,得拍照片,拍了□□、拍了長城,帶回去給老一輩的看看。像肖爺爺這輩的人,新衣服還不如一張□□的照片呢。

這天早上,林依依起床之後,對應老道:“您老能幫我把個脈嗎?”

應老:“要調理身體?”雖然說是藥三分毒,但是用中藥調理身體也是必要的。

林依依:“是的。”其實不是,而是她大姨媽延遲了好幾天,她想知道有沒有懷孕。小十一開始上小學了,她和肖宇也開始了二胎。再不開始二胎,計劃生育就要來了。只不過二胎了小半年了,一直沒有懷上,這次因為林三軍的事情,她也沒有算大姨媽的日子,現在算算,好像大姨媽遲了十來天了。

應老:“伸手。”

林依依伸出手。

應老:“咦……”

林依依:“怎麼了?”

應老:“你這是有了,雖然不明顯,但這的確是喜脈。”

林依依一聽:“真的嗎?”她就說嘛,她和肖宇的身體都比較健康的,一般來說只要排卵期對上了,肯定沒問題的。這小半年都沒有,她都有些急了。主要是計劃生育要開始了。

應老:“真的。不過你身體狀態很好,既然懷孕了就別調理了。”

林依依:“謝謝應老。”

兩天後,林家姐弟帶著應老和應雙離開了首都,好在行李已經事先郵寄回去了,包括應老和應雙的被子等,不然還真不好帶。

和來首都的時候不同,去的時候林依依也成了“病戶”。

錢泰送大家到了火車站,列車員幫忙把林三軍搬上火車,三天後,到了縣城,又是列車員幫忙把林三軍搬下火車的。一下火車,就看見了林隊長,林隊長帶著張孝軍還有他的幾個侄子。

“一一、大軍。”看見了林依依他們,林隊長大聲地叫人。

林依依:“叔,您來了。”

林大軍:“岳父。”

林隊長:“總算是等到你們了,三軍怎麼樣?”

林依依:“三軍的事情不要急……這是首都來的應醫生,專門為了三軍的腿傷來的,會在我們家住上一段時間。應醫生說,他空閒的時候,可以幫大家看病,不過您得準備一個衛生所。”

林隊長一聽,趕忙嚮應老彎腰:“太謝謝您了……真是太謝謝您了……”

應老:“大隊長客氣了。”中年漢子眼底的感激非常的真誠,應老看著,也很受用,他見多了形形色色的人,最喜歡這種直接、淳樸的人了。

一行人打了招呼就上了牛車,因為林三軍腿的關係,所以牛車很慢,大概用了一個半小時,才到了上林生產大隊。

牛車到了村門口,就看見了林珍和方芳的身影,林珍抱著一個娃,身邊還有一個女娃,方芳也是抱著娃,看到他們來了,兩人都高興地揮手。

林大軍跳下牛車,抱起四歲的大女兒:“三軍的房子收拾了嗎?”

林珍:“你們讓肖三哥傳了話的當天,我就收拾了。”上林生產大隊沒有電話,所以他們在首都的時候,打電話到養豬場,然後讓肖賓來傳話的,也因此林隊長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到,林珍也能提前打掃好林三軍的房子。

林家一排三棟青磚房,還是並列的,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就是在現在動盪的年代,也沒有人來說他們家房子的不是,林家爹孃是飢.荒的時候死的,幾個孩子都是靠林依依提拔的,房子的青磚還是公社獎勵的,所以他們的身份是清清白白的,他們可是激勵物件,所以,他們家是很安全的。再說,林三軍當了兵,就更加地根正苗紅了。

到了林家,林四軍不在,只兩個院子的大門開著。林依依介紹:“這第一個院子是大軍家的,第二個院子是四軍家的,第三個院子是三軍家的,因為四軍小,所以他的院子就排在中間。”

應老:“這鄉村裡能造得起這樣的房子,也是不容易了。”

林依依:“還是公社幫了我們的忙。”

應老和應雙走進林三軍的院子,裡面已經被林珍打掃得乾乾淨淨了,看著院子和屋子的格局,應老由衷地喜歡,不得不說,到這地方來養老,還真是來對了。

林依依:“應老,您住這間客房,應同志住這邊的書房,可以嗎?”

應老:“沒問題,挺好的。”雖然不像首都的小洋房是裝潢過的,但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房子,伴著鄉村氣息,應老挺喜歡的。就是應雙也喜歡,因為不用像在首都時,事事得小心。

林依依:“以後這個院子就應老和應同志住了,晚點我會把糧食拿過來,咱們先去大軍家吃個飯?”應老和應雙來這裡,林依依負責每個月的糧食,不過應老堅持要給錢。這對林依依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應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