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作品:《長姐如後媽[六零]

林依依回到大塘生產大隊,去了老宅,託秦香菊也幫她留意未婚的姑娘,跟她說了自己準備給林四軍定親的事情。

秦香菊這個年紀的,家裡子女都長大了,在沒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對於八卦、說親這種事情,是最喜歡的。聽到二兒媳要給孃家弟弟說親她雖然意外,不過也覺得正常,林四軍16歲了,這個年紀的男娃是可以定親了,過兩年到十**歲的時候就可以成親了。

林依依:“娘,姑娘家要三代貧農的,家裡如果有兄長或者爹當兵的那就最好了,家裡條件差點沒關係,主要是背景要清清白白的。”在這個年代,對林依依來說,家裡是工人的,或者縣城的,還不如家裡是貧農的,或者長輩當兵的安全。

秦香菊心裡也明白,現在這局勢,以林家的條件又不攀親,所以還是背景清白的最重要。

過了幾天,林四軍的物件還沒著落,知青倒是下鄉了,不僅上林生產大隊有知青下鄉,就是大塘生產大隊也有知青下鄉。

火車站

一個個年輕的男女,從火車上下來,每個人臉色的神情各異,有的充滿了好奇,有的臉上滿是嫌棄,有的神情淡淡。

林隊長在一邊大喊:“上林生產大隊這裡……上林生產大隊的知青在這裡……”

除林隊長之外,大塘生產大隊的張隊長也在一邊喊:“大塘生產大隊的知青在這裡……這邊是大塘生產大隊……”

其中一名身形消瘦,個子中等的男生帶著幾名男女到了林隊長的面前:“這裡,大隊長你好,我們都是去上林生產大隊的。”

林隊長態度親切的道:“是嗎?我點名,點到名的你們跟我一起去外面的牛車上。張孝軍……秦梅梅……方芳……方曹……鄭望名……任清,一共六名,在的話跟我出去。”

大家拎著行李,跟著林隊長出了火車站。因為是夏天,有些人的行李不多,大件的如被子、冬衣,有的是郵寄的,現在不急著用。

大家上了牛車。大隊長盯著一名消瘦的男生道:“你看著很面熟,很像我們村裡的一個人。”是很像,太像了。

被大隊長!長盯著的青年叫張孝軍,也就是林二軍。張孝軍知道對方為什麼說他眼熟,像一個人,是因為林大軍,他和林大軍是雙胞胎,長得一樣,所以才像。他並不想來到這裡,但是去別的地方下鄉他不放心,所以來了這裡。說起這個下鄉,他的眼中閃過一道陰狠,這件事說起來都是張孝鴻的錯。

當年,他被張家收養之後,張家又收養了一個男孩,跟他一樣的年紀,改名叫張孝鴻,從那之後,為了得到張家的關心和在意,他和張孝鴻鬥智鬥勇,相互算計。這次,張家因為有兩個兒子,所以其中一個要下鄉,接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張家讓他們商量。然而,還沒等他們商量好,他自願報名下鄉的事情傳開了。

可是他根本沒有報名下鄉過,然後他明白了,這是張孝洪搞的鬼,只是報名已經上去了,不可能改的,好在自願報名的可以選擇去哪個地方,所以比起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寧願來上林生產大隊。

當然,他也沒有放過張孝鴻,他改變了形象,又以張孝鴻的名義去給張孝鴻報名下鄉了,既然要死,那就一起死。他被算計了,張孝鴻也休想一個人拿好處。於是,張家收養的兩個養子都下鄉了,張家倒是因此得了好名聲。

張孝軍道:“是嗎?可能是人有相似之處。”按照他原來的計劃,來到上林生產大隊,然後和林家相認,他在這裡的日子也能過得好些。可是在火車上,他遇見了一起來上林生產大隊的知青,其中一個叫方芳的,就是這個方曹的妹妹,他聽他們聊天的時候,談到了家裡條件,知道這個方家的條件非常的好,所以他對方芳有了想法。如此一來,他和林家就不能相認了,一旦相認了,自己農村泥腿子的家庭出身,和方芳怎麼配?

林隊長:“是嗎?可能是吧。”

林大軍和張孝軍雖然是雙胞胎,以前是長得一樣,但是這六年來,因為生活環境不同,所以長相也改變了不少,老話說相由心生,還有什麼夫妻相之類的話,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林大軍心寬體胖,除了讀書外就在幹活,上工、自留地、養豬場,所以他身體很壯實,加上家裡營養不錯,他臉上也有肉,而且面板稍微有點黝黑。

張孝軍沒有林大軍高,兩人相差半個頭,加上他長得瘦、面板白,又戴著眼鏡,如此一來,兩人也就只有五分像了。所以林隊長怎麼都不會想到張孝軍就是林二軍。

出了火車站,到了縣城門口,大隊長道:“時間還早,你們有什麼東西要去買嗎?有的話我在這裡等你們兩個小時,到了十點半在這裡集合。”

鄭望名:“我不去了,這幾天坐火車有點累,想早點回去休息。”

秦梅梅:“我也不去了。”

大家看著眼前的院子,院子自然是舊的,讓在城裡住慣的知青們都很不習慣。

方芳一臉嫌棄的道:“不會吧,讓我們住在這裡啊?這地方能住人嗎?”

大隊長無視她的話:“房間你們自己安排,明天你們可以休息一天,後天開始上工,不過現在是農閒,上工不忙。除了這院子是給你們住的,你們跟我們這裡的村民一樣,大隊也給你們留了自留地,按照規定,每人一分的自留地,不過要自己去山腳開荒,你們休息一下,中午去我家吃飯,吃好飯下午我帶你們去自留地。除自留地之外,還有一件事,我們大隊有小學,小學裡打算增加兩個教師名額,一個是女知青的名額、一個是男知青的名額,名額從工分裡面選,你們上工之後,誰的工分高,名額就給誰……”

等大隊長把事情說完,大家都驚呆了,還有這樣的事情?

關於房子的安排這個大家都沒有意見,尤其是每間房間都是有床的,女知青房間是一個房間一張床、男知青房間是一個房間兩張床,所以在他們來之間,房間就已經安排好了。

張孝軍因為對方芳有想法,所以和方曹選了一個房!房間,而方曹對張孝軍的印象也非常的好,一路上,張孝軍對大家都非常的照顧,他高中畢業,今年19歲,是這群人中年齡最大的,所以隱隱有種成了知青大哥的趨向。

大隊長回了一趟家,挑了一籮筐的糧食又來了:“你們整理好了嗎?”

知青們聽到大隊長的訊息都出來了。

大隊長把籮筐裡的糧食拿出來,都是番薯和土豆。大隊長道:“這裡有每人30斤的糧食,你們仔細吃,你們的糧食每個月領一次。大家把這些糧食拎進去,去我家吃午飯。”

等大家把糧食拎進去之後,就跟著大隊長去大隊長家吃了午飯。途中,張孝軍是有些緊張,怕被大家認出來。

大隊長家的粗茶淡飯對這些城裡來的知青來說,是很不習慣的,就那張孝軍來說,在城裡生活了六年,再回到農村裡,吃這些乾巴巴的粗糧,他也非常地嫌棄,但是他一貫會做表面功夫。

張孝軍:“大隊長,咱們自己做飯的話,菜之類的都沒有,可以在村子裡跟村民換嗎?”

大隊長:“可以,不過你們有自留地,等自留地開荒出來,大家可以種。畢竟一直換的話,用費很大,你們還是仔細著些。”

大隊長:“我家沒有東西換,待會兒我帶你們去別人家換,你們要換什麼東西?”

張孝軍:“雞蛋、蔬菜、最好還有大米之類的。”

知青們聽到張孝軍的話眼睛一亮,他們看了自己的糧食,都是番薯和土豆之類的,讓他們吃這些真的很不習慣,就算番薯烤熟了甜滋滋的,味道不錯,但是他們更加喜歡白米飯。

大隊長:“大米你們要自己去問,雞蛋和蔬菜可以換到。”

吃好飯,大隊長帶著他們去可以換東西的人家:“這是桂婆,桂婆家條件不太好,你們要換東西的話可以找她家換。”其實拿雞蛋來說,林家多的是,但是大隊長沒推薦林家,他可不想這些知青去麻煩女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