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1/3頁)

作品:《回到古代交筆友

肅王府的歡欣喜悅, 外人是皆可窺見一二。

相比之下,靖王府、和王府反倒有些沉寂了。

靖王府暫且不提,和王府跟謝崢前後腳開府, 看起來似乎實力相當。

但謝崢可是十四五歲就開始出來歷練, 說是前年底才開府, 其實在宮外活動了四五年。

和王則是實打實的去年才出來活動,如何比得過謝崢經營多年的勢力?

更何況, 承嘉帝已經放出那樣的話。

和王謝嶦一不居長、二不居嫡,母族、妻族勢力皆不顯……如今承嘉帝已年近五旬, 即便他還能再做幾年皇帝, 他能在這短短几年時間裡勝過如日中天的謝崢嗎?

不能。

在與自家外公、舅舅、幕僚心腹等人聊過後, 和王頹然不已。

***

再看靖王府。

靖王謝峮這兩年慢慢過了鹽案陰霾, 開始在朝堂活躍。

安嬪去歲也終於得了承嘉帝好臉, 日漸多了些賞賜,雖妃位未復,明眼人卻能看出——大皇子一脈這是要起復了。

可不管如何,母憑子貴, 子憑母貴。成年開府的四名皇子裡,只有靖王的母妃是嬪位。

但靖王居長。

承嘉帝無嫡子,他就是名正言順的第一繼承人。

他自然不甘心。

謝崢不就是靠著《大衍月刊》在文人那兒賺名聲的嗎?

他有錢有人,依樣畫葫蘆倒騰出一個《大衍風雲》。

謝崢開琉璃、玻璃鋪子納錢,他砸了筆銀子下去, 挖出幾名匠人,很快也開起來,跟著吃起這些鋪子的鉅額利潤。

謝崢下到縣城地方去做實務,他也跟著沉下心在刑部學習,踏踏實實地學了許多東西……

如是, 這兩年他雖然保持低調,錢著實是沒少賺,名聲也好了不少。

前幾年因為鹽案拖累導致的囊中羞澀,如今已大為改善,也因此多養了許多使喚之人,做事也多了許多從容和底氣。

與此同時,他協理的案件也得了刑部尚書嘉獎——他作為皇子,是恭維還是嘉獎,還是能看得出來。如此,也賺了些功績名聲。

正因為此,他才能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走出鹽案的陰霾……

可是,一想到這些都是跟著謝崢腳步一步步走下來的,他心裡便百般不是滋味。

幕僚安慰他:“子曰: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您身為上位者,知人善用,寬仁大度,便是明君。肅王確有大才,卻也只是名人才,日後加以善用便是了。您大可無需執著於此。”

謝峮嘆息:“……也是。”

話雖如此,心裡總是存了疙瘩。

結果就聽說承嘉帝在御書房,當著許多宮人的面,暗示謝崢,讓其趕緊生下子嗣,好繼承皇位……

謝峮一聽,整個人都懵了。

怔怔然半天后,他頹然落座,喃喃道:“父皇果真是屬意老三啊……”

***

靖王、和王如何表態不說,寧王府裡,卻是截然不同的氣氛。

一眾心腹幕僚大氣也不敢喘,眼睜睜看著謝峸將桌上架上擺著的名貴器具全砸了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