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亞特蘭蒂斯實驗 CHAPTER 90(第1/2頁)

作品:《亞特蘭蒂斯2:末日病毒

馬耳他

拉巴特

聖保羅地下墓穴

大衛點亮一盞燈,盯著雅努斯:“給我解答,我希望知道我們在對付的是什麼。”

雅努斯瞧了瞧前方的圓形石頭隧道。立方體懸浮在空中,慢慢往前挖掘。

“好吧,我們正好有點兒時間,提出你的第一個問題吧。”

我該從何問起?大衛想了想:“你救了我,怎麼辦到的?為什麼?”

“用到的方法超出了你對科技的理解能力——”

“哦,請把它簡化到我這原始人的大腦能接受的程度吧,顯然七萬年前亞特蘭蒂斯人的干預也沒能讓它完善起來。”

“簡單說的話……這個‘怎麼’在某種程度上和‘為什麼’是相關聯的,我就從那裡說起。我還得先給你講點兒背景知識。我之前說過,你在南極洲實際上並沒有看到我,你看到的是我的化身。你猜出來為什麼這樣了嗎?”

“你當時在直布羅陀。”

“沒錯,很好,威爾先生。你們那位格雷丁醫生實際上已經推測出了亞特蘭蒂斯人在這顆行星上的大部分歷史活動。看到他的年表讓我大為震驚。它相當精確,除了那些他知識結構中存在的漏洞,那些他不得而知的東西。”

“例如?”

“他稱為‘亞-斯墜落’——亞特蘭蒂斯的墜落,我們的飛船在直布羅陀海岸附近的毀滅。那是一次人為攻擊,正如你所知,我們有兩個人。我們是科學家,飛過一個個銀河系,研究無數人類世界中的人類進化過程。”

“難以置信。”大衛嘟囔著。

“這個世界和你們這一種族,才是難以置信呢。我們這一族非常古老,很久以前我們就把注意力轉向了別的世界,特別是那些孕育出了人類形式的生命的世界,這讓我們著迷。在我們的探索中有個問題特別重要,那是一切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我們來自何方?”

“進化——”

“只是其生物學過程,問題的答案遠遠不止於此,你們的科學有一天也會發現這點的。你們已經知道,這個宇宙恰好能支援人類形式的生命。實際上,這宇宙完全是被規劃好這樣的。如果任何一個宇宙常數有哪怕一丁點兒的變化——引力常數、電磁作用常數、時空維度——就不會有人類形式的生命。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人類形式的生命能出現是因為這宇宙的法則完全偶然地支援它,要麼就是:宇宙是被創造出來支援人類形式的生命的。”

大衛琢磨著雅努斯的陳述。

“我們最初的假設是,這只不過是偶然;我們的存在不過是多元宇宙中數量無限的宇宙中存在的無限多的生物化學的可能結果之一。我們的理論是,我們存在,是因為數學上我們必定存在於某些宇宙中:考慮到有無限多的可能存在的宇宙,而我們出現的機率是有限小的。我們存在於這個宇宙中是因為它是我們的大腦能意識到的唯一一個。”

“嗯嗯。”大衛除此之外完全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然後我們有了一個發現,它改變了我們的認識,讓我們開始質疑之前的理論。我們發現了一個量子實在,一個亞原子的存在,瀰漫於整個宇宙中。這是在我們的存在問題上最重要的發現。起初主流意見認為這個量子實在只不過相當於又一個宇宙常數,我們的宇宙中它必須存在,人類形式的生命才能出現。但我們中有一部分人開始更深入地探究這個謎團。在千萬年的研究實踐之後,我們學會了如何接觸這個量子實在,但我們撞上了一堵牆——”

大衛舉起一隻手:“好了,你把我搞糊塗了。我承認,我對什麼是量子實在完全沒有任何概念。”

“你知道量子纏結嗎?”

“唔,不知道。”

“很好。那我就這樣說吧:我們發現所有人類都透過這個量子實在互相聯絡在一起。我們社會中有些成員間的這種連線特別強,他們甚至能利用這種連線來進行遠端通訊。”

大衛心中閃過那些他和凱特共同的夢境。

“威爾先生,你是不是覺得很難相信這些?”

“不。實際上我完全相信。繼續。”

“我們把這個將所有人類聯絡在一起的量子實在稱為‘起源實在’。探索它是如何出現的,我們是如何出現的,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我們把這個問題稱為‘起源之謎’。我們相信,起源實在對整個宇宙都有影響,它是人類意識的源頭,也是意識的最終目的地。”

米羅點點頭:“這就是你們教給我們的創世故事。”

“是的。”雅努斯說,“你們的思維進步得太快,程度太高了。你們渴望問題的答案,特別是關於你們的存在的問題。我們把我們擁有的唯一的答案給了你們,儘管進行了些修飾好讓你們能理解。我們還把我們的準則也教給了你們——那是一套道德藍圖:我們發現,照此行事可以讓我們更接近起源實體,增強那種連線,讓人類彼此更加親密,也更加接近起源實體提供的和諧。我們還特別強調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和起源實體相連線,可能會揭示出這謎團更多的內容。”雅努斯頓了頓,“不過,我們留下的許多資訊都已經隨著歲月流逝了。”

“仍然有些人信奉此道。”米羅說。

“是的,顯然還有。最終我們在這裡的行動是失敗了,儘管開始的時候看起來前景那麼樂觀。在我們探索起源之謎的這些年裡,我們從沒見過哪個種族像你們這樣。我們監測著所有有人類的世界,作為一個歷史學家,你會對此很有興趣的,威爾先生。在這顆行星上,三百五十萬年前一次相對來說並不大的地理事件引起了一次災變,直接導致了人類的出現。三百五十萬年前,兩塊地殼板塊的碰撞讓今天的加勒比海西部的海床升高,形成了巴拿馬地峽。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一次被分隔開來,其中的海水不再能進行大規模的交換。這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這顆行星進入了一次冰期——它至今仍未完結。在西非,叢林面積開始萎縮,這個時候有若干種比較高等的類人猿住在那裡的森林裡。接下來的日子裡,草原漸漸取代了茂密的叢林,逼得這些類人猿從樹上下來,到草地上生活。這些素食主義者的食物來源大部分都消失了,好些種類都滅亡了,但有一小批類人猿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適應新的環境。它們大膽地走出去,進入廣闊的平原,開始探求新的食物來源。它們破天荒地開始吃肉,這改變了他們的大腦,狩獵也有同樣的作用。這些類人猿,這些史前的生存主義者,它們變得比之前的任何類人猿都更聰明。它們最終開始製造原始的石器,成群結隊地一起去打獵。這種模式——氣候突變,激變的環境導致物種瀕臨滅絕,然後適應者數量反彈——會成為一個經典的模式,你們這一物種就是伴著它的一再重現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我們在你們剛出現不久的時候就來到此地研究你們,希望這樣一個上升的速度從進化史的角度看迅若流星的物種,能揭示出關於起源之謎的一些新知識。

“我們按照我們通常的規則行事,我們佈置了一個‘烽火站’,讓它跟著這顆行星的軌道運轉。”

“烽火站?”

“一個遮蔽裝置——防止任何外星人看到你們的發展,也防止你們觀察到任何其他有人類的世界。你們稱之為費米悖論的問題——有人類的世界必然很多,但你們一個也沒找到——實際上是‘烽火站’造成的結果。它會過濾你們所看到的光線,也會過濾你們的世界朝遮蔽範圍外發射的任何光線。我們也遵循了其他的慣例,我們把我們的飛船埋到了——”

“南極洲?”大衛問道。

“不,南極洲的那是另一艘,我等一會兒就會說到那個。我們通常會把我們的深空飛船藏在附近的小行星帶裡,或者就像這次,藏在衛星上——這樣更加安全,以防萬一有探測器被‘烽火站’漏掉。宇宙是個危險的地方,我們不希望讓人注意到我們的研究物件或者我們本身。我們開著登陸艇來到地球表面,留在了這裡。那之後,日復一日,我們的日常工作和以前在其他的行星上沒什麼兩樣:採集樣品,分析結果,然後冬眠,按照固定的週期醒來,重複這個過程。不過,十萬年前,我們被一個不幸的訊息提前喚醒了。我們的世界遭到了攻擊。很快又來了一個訊息,家鄉被一個擁有難以置信力量的敵人攻陷了。訊息建議我們為自身安全起見最好留在被遮蔽的世界裡。我們相信,那個敵人會追殺每個剩下的亞特蘭蒂斯人,直到宇宙盡頭。我們最擔心的是這一末日之戰的戰火會延燒到所有人類身上,燒到所有有人類的世界上。接下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七萬年前,今天印度尼西亞那裡的一座超級火山爆發了,把火山灰噴向天空,導致了一次火山冬天,把你們這一物種帶到了滅亡的邊緣。人口警報將我的搭檔和我從冬眠中喚醒,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事情。我們覺得自己可能是我們的種族中最後的兩個了:兩個永遠也回不了家的科學家。而今我們又要眼睜睜地看著某個人類種族可能滅絕,儘管我們的敵人還沒找到他們,於是我的搭檔做了個命運攸關的決定。”

“給予我們亞特蘭蒂斯基因。”

“是的,她這樣做了,沒徵求我的同意,甚至沒告訴我。她後來對我說這是一個實驗,給你們注入求生用的基因,來看看你們會取得多大的成功。反正事已至此,我也就同意了。”

“差不多在她給予你們亞特蘭蒂斯基因之後兩萬年,從我們的家鄉飛來了另一艘飛船。它在南極洲著陸,從此留在了那裡的冰層下面。飛船上裝著我們最後的同胞。”

“那是個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