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賓縣的崛起

作品:《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

泡麵以眾人無法想象的、勢不可擋的度火爆了起來,最高興的就要數縣委領導幹部們了。

最近一段時間賓縣縣委書記被市領導頻頻約談,並且每次市裡開大會市委領導都對賓縣重點表揚,對賓縣領導幹部誇了又誇,引得其他縣羨慕嫉妒。

現在賓縣幹部出門都是走路帶風,在其他縣的幹部面前都有了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泡麵廠越掙錢需要繳納的稅款就越多,賓縣今年的gdp可算是不用愁了。

賓縣人民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人們談論起泡麵都知道是賓縣產的,賓縣人民走出去臉上都有光,充滿了自豪感。

李知微知道泡麵會火爆,但是沒想到會火爆到如此程度,現在廠子員工都實行兩班倒了,仍舊是供不應求。

原本oo人的規模還是保守了。

時間僅僅過去了半年,建廠花費、廣告投放的資金就全部回壟,並且還有結餘,於是李知微提出了擴大生產的方案。

眾合就是李知微的一言堂,她提出的議案沒人會反對,隨即就開始制定計劃,層層下任務。

之前建設的廠房足夠大不用再擴建,這次李知微要建設的是公寓,隨著廠子規模越來越大,外地員工越來越多建設職工公寓刻不容緩。

而且這個公寓也是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種手段。

賓縣政府對於泡麵廠的擴建樂見其成、全力支援,很快就給批了地皮,就在廠子的邊上,以後住在公寓的職工們上下班非常方便。

泡麵廠又開始了火熱的招工熱潮。

周邊的縣城時刻都在注意著賓縣的動靜呢,招工的訊息一出他們就坐不住了,幾個縣的領導一合計,然後組團去了市裡,找市裡領導開始賣慘。

市領導實在是架不住這些人天天過來磨人,而且從大局觀考量,他希望的是所有他治下的縣城都能富裕起來。於是就叫了賓縣的縣委書記商量,可不可以給這些縣城一些招工名額,另外其他縣城也有好的施工隊,也給他們一個機會嘛。

這可給賓縣縣委書記氣夠嗆,好嘛,我們賓縣剛有點成績這些個人就來要好處了。不過又不能不給市領導面子,於是只好答應給每個縣一些個名額,至於施工隊,那他就管不著了,讓這些人自己找泡麵廠說去。

僧多肉少,給出這些名額是底線了,其他縣的領導雖然不甘心但也只能接受。

李知微對於招收其他縣城的工人完全沒有意見,賓縣的施工隊也確實不太夠用,於是就又挑了其他縣城口碑好的兩個。

隨著建築工人開工,建築材料成車的運輸過來,周邊縣、鎮、村人員湧入縣城參加面試,這一波又大大的帶動了整個賓縣的經濟。

賓館、飯店、街道上載人的三輪車、各種小商販越來越多,整個賓縣徹底的活了起來。

這次招工除了招收普通工人之外李知微還要趁此機會多招收有學歷的管理型人才。

眾合泡麵廠的名氣已經打出,再加上在哈市教育局工作的譚麗麗牽線搭橋,所以很輕易的就聯合了哈市幾所大學和一些小微企業展開了一場校園招聘會。

賓縣泡麵廠雖然在縣城,但是工資待遇比市裡的工作還要好。最重要的是正在建設公寓樓,可以夫妻合住,也可以單人單住。公寓樓全部用暖氣片取暖,採取一室、一廳、一衛的設計,據說衛生間還可以洗澡呢。

要想入住公寓也是有條件的。大學生優秀畢業生廠子職工表現特別優異者在廠子幹滿三年的職工。條件合格者就可以免費入住公寓。

此外如果連續年在廠裡表現突出,經過廠內考察合格就可以獲贈縣內一套有產權的o平米住房,滿o年o平米等,諸如此類的獎勵機制還有許多。

李知微還讓人將公司的獎懲機制專門印刷成冊,供職工們傳閱。

這樣優渥的條件一出有的是大學生趨之若鶩。

兩個星期後招工完美的落幕,賓縣分廠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千人大廠。

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收入也開始成倍的增長。

等到廠子進入平穩期已經又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賓縣自從有了泡麵廠變化不可謂不大,百姓有了更多的收入,賓縣政府也有了錢。

有了錢就得搞基礎設施的建設。

修路、建房子、建公園等等,幹部們可謂是幹勁十足。

更有訊息傳出,賓縣領導已經在跟上級請示,在賓縣建設火車站,也不知道訊息是真是假。

喜歡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請大家收藏: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小說網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