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準備過冬物資(第1/2頁)

作品:《七零年代掙的錢,穿越回去照樣花

已經月份,天氣更加的冷了。

每天早晨屋子裡都特別涼,李知微都不想從被窩裡出來。

不過還有一些園子裡的活沒幹呢,她也不能徹底閒下來。

秋收實在的太忙了,沒有一點時間,園子裡的菜都沒顧得上收,好些都爛在了地裡,趁著還沒下雪,她得趕緊收拾起來了。

園子裡還有一些沒壞的茄子、辣椒、老黃瓜、豆角、番茄等全都得摘下來。

這些東西該如何儲存李知微已經跟大隊長媳婦取好經了。

辣椒穿成串,懸掛起來,能一直不壞,想吃的時候拽一個就行。

半生不熟的綠番茄做成鹹菜,先切片用鹽把水分殺出來,然後用清水洗兩遍,加入香菜沫、辣椒沫、蒜沫、鹽攪拌好放入罈子裡儲存就可以了。

茄子留一些特別嫩的,醃漬成蒜茄子,剩下的留切成片曬乾,留著燉菜吃。

豆角和土豆也可以曬乾的,便於儲存。豆角切成絲狀,土豆放在鍋裡悶到半熟,然後切片晾乾就可以。

不得不說人民太有智慧了,在北方家家戶戶都是這麼儲存東西的,才能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口蔬菜。

李知微處理完這些菜,又開始砍白菜和拔蘿蔔。

蘿蔔沒多少,儲存也很簡單,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坑,把蘿蔔埋進去就行,能好好的儲存一個冬天。

砍下來的大白菜李知微留了一些放在她不住的那個屋裡儲存,剩下的則都醃漬成了一大缸酸菜,這一缸酸菜估計夠她吃一年了。

這些活看著沒多少,但是做起來特別的零碎、費時間。

忙完了地裡的菜,李知微還得存柴,雖然王家三兄弟總給她送,但是冬天長,用的多。而且他們也得給自己家弄呢,李知微不想太麻煩他們,就打算跟村民買一些。

能來錢的事村民自然是特別的積極,沒過兩天李知微家就堆起了小山高的柴禾了。

還有家裡的窗戶,王繼業特意過來幫她全部釘上了塑膠布,窗戶被整塊塑膠布包上就不怕透風了。

等家裡的一切都準備的差不多了,第一場雪也飄了下來。

李知微柴多,所以一天燒好幾遍,屋裡算不上熱吧,但是也很暖和了。

突然閒了下來,李知微就想起梁家三口人了。外面已經下雪了,這麼冷不知道他們一家是怎麼過的。

村裡人一到冬天閒下來就會改成一天吃兩頓飯,李知微覺得做三頓挺麻煩的,也改成了吃早晚兩頓飯。等到晚上早早吃完飯,外面的雪也停了,李知微就穿上呂清給做的厚棉衣、棉鞋,帶上一些鹹菜、蔬菜和菜乾往牛棚而去。

現在白天短了,點天就暗了下來,而且天冷了,都沒人願意出來走動,去牛棚的路上一個人都沒有。

家家為了省煤油也不會這麼早就點燈,而且沒啥娛樂活動都是早早就睡了的,李知微一路走都沒看到啥光亮,也就只有那裊裊炊煙能讓人知道,這家還有人在呢。

李知微到了牛棚的時候就見牛棚外大變樣,牛棚的棚頂有厚厚的草,牛棚周圍也被抹上了一層厚泥。緊挨著牛棚的位置還多出一個小房子,應該是新建的倉房。

梁嶼安此刻正在另一邊的牛棚裡伺候全村的“寶貝疙瘩”老黃牛呢。他聽到外面有人過來了,就出來看,一見是李知微,本來還挺高興,但是突然又想到了那天看到的事,就又不開心不起來了。他就淡淡的說道:“我爺奶在屋裡呢,你進去吧”,說完就又回去伺候牛了。

李知微敏銳的感覺到梁嶼安對她的態度有點不一樣了,不過也沒深想,畢竟兩個人也不是特別熟。

相比起來,她跟梁爺爺、梁奶奶就很聊的來,兩位老人一看就是特別有文化的那種,平時聊天都能感覺到的。

李知微過去梁家住的那屋敲門。

“誰呀”屋裡傳來梁奶奶的說話聲。

“我是李知微”

“快進來”

李知微聽到後,才推開門進屋去。

屋裡沒有點燈,灶坑裡燃燒的柴火給屋子裡增添了一絲光亮。

李知微一到屋裡就看到裡面也大變樣了。

這個屋子裡面塔了一個炕,還搭了一個新灶臺。屋子裡也不冷,被燒的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