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2頁)

作品:《變成章魚後

章擇夕收集這些海綿,其實是打算製作一輛可以在海底代步的車駕。

為了方便在海底行動,車駕體積不能太大,能簡化就儘量簡化。

由於要簡化,這車駕的大概組成也就三部分。

第一部 分是載物浮起的絨絨海綿,相當於車輪胎的作用。

絨絨海綿太軟,除非像黑豚獸那樣將絨絨海綿覆蓋在自己身上,否則完整地承載他和小章魚們的重量,所以第二部 分就要在絨絨海綿的上面鋪設一層面積相等的墊子,章擇夕選用的是被絨絨海綿寄生的白海綿,這個白海綿長得像放大版的饅頭,有一定厚度比較平整,如果能切割,十分適合當墊子。

還有一部分就是驅動,章擇夕自己是不可能拉車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拉車的活兒就得靠黑豚獸來了,既然需要對方拉車,就要一條連線車駕和黑豚獸的紐帶。

要問章擇夕為什麼不直接坐在黑豚獸身上,原因很簡單,他體型長大了。

之前章擇夕坐在黑豚獸身上正好,這兩天估計是就近吃了太多藤壺,身體又大了一圈,坐黑豚獸身上有些不穩當,有種隨時可能掉下的錯覺,而且不太舒服。

坐車嘛,最重要的還是要舒服,如果只為了交通,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買車,坐公交地鐵不便宜嗎?

在腦中做好構想,章擇夕取出了絨絨海綿和白海綿。又磨了貝殼準備當成刀具使用。

貝殼製作的刀具終究不太實用,章擇夕之前用來割海藻,沒用幾次就開始鈍了。但在充滿海水的地方,就算他有鐵也鍛造不出刀,更何況刀具泡海水裡,免不了生鏽。

貝殼切割在海綿上有些費力,畢竟貝殼不論怎麼磨都不夠鋒利,海綿也有些綿軟,很難受力。如果換成剪刀來會容易處理些,可惜他弄不出剪刀。

章擇夕切了幾刀,白海綿被切地坑坑窪窪,著實有些辣眼睛,只能慢慢修理。

他倒是想直接墊上去,但頂部不太平整,拱起了一個小山包,就這麼坐下去隨時可能會掉下去。

除了皮表之外,還得建造一個骨架,沒有骨架支撐,絨絨海綿和白海綿都太脆弱,容易散架,章擇夕這麼一盤算,突然就洩了氣……

骨架用什麼來搭建?要是陸地上還能用木頭,可這海里他找不到材料啊!

他只是想搞一個座駕,怎麼就這麼難呢?

算了,沒有骨架就暫時做個外殼,如果只是巢穴到新巢穴的距離,其實並不需要多結實,只是他下意識往精細了去想。

把絨絨海綿拼成圓餅狀,然後把切割得有些坑坑窪窪的白海綿墊子蓋在上面,海綿墊上面被他削出了幾條溝,長條海藻製作的繩子溝壑上穿過,將絨絨海綿和白海綿綁在了一起。

下層的絨絨海綿相當於輪胎,上層的白海綿相當於坐墊,繩索上綁出兩條分支,可以套在黑豚獸脖子和背部,方便對方拉車。

全部製作完畢時,海底的光線都已經昏暗了下來,小章魚在巢穴外面玩耍,身上時不時發出紫色的閃電,電能透過海水傳播,章擇夕只是在附近都時不時被電得酥麻,也因為這樣,他反而不那麼擔心小章魚的安危了。

自從小章魚放電開了竅,這兩日電光就沒停過,周圍的生物都被電跑了,他哪裡還需要擔心它們的安全?

幾隻小章魚游到了章擇夕製作好的車駕旁圍觀,又圍繞到了章擇夕身旁。

章擇夕伸出章魚爪,小章魚立刻默契地與之‘擊掌’。

以往擊掌過後,小章魚就會遊開,這一次章擇夕卻用吸盤抓住兩隻小章魚細細觀察。

在章擇夕的精心餵養下,小章魚體型長大了不少,腦袋已經比玻璃彈珠大了一圈,但它們的章魚爪依然十分短小,橘黃色的腦袋上長著一對半透明的肉鰭,就像是一對耳朵。

到了如今這個時刻,章擇夕不得不面對現實,他和他的兒子們可能不是同一個物種。

雖然他們父子外表顏色很相似,但也不能因為顏色而忽略細節,首先那兩對耳朵章擇夕就沒有。相比起自己長長的觸手,小章魚的觸手簡直短得可愛。

章擇夕的雙眼生長集中在前方,小章魚的眼睛則是生長在左右兩側,不如章擇夕的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