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2頁)

作品:《變成章魚後

章擇夕支稜起兩根章魚爪像人腿一樣在的海床上快速奔跑,其他章魚爪則是緊緊吸附著比他重量還重的藤壺,時不時噴些水加快自己的速度。

來時一身輕便,但由於要觀察四周環境,並且記錄下各種海洋生物的分佈,所以花費的時間長了一些。

回程的時候雖然身上掛著重量不輕的東西,卻一心趕路,速度反而更快,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飽了,身上還有股用不完的力氣。

他一路衝回了家,到了巢穴口才真的放了心,那座藤壺山上的詭異感還未完全甩掉,短時間內他是不敢再去了。

他先把藤壺堆在巢穴洞口,鑽入洞裡檢視了章魚卵,給它們噴噴水、供供氧,順便洗洗澡,這才又來到了巢穴之外。

洞內空間有限,藤壺的數量註定了它們不能全搬進窩裡,但這樣大喇喇地堆放在外面也不安全,需要找個地方儲藏起來。

他在周圍檢視了一番,周圍的岩石縫隙很多,有大有小,章擇夕搬回了幾塊石頭,將藤壺塞進巢穴旁邊的縫隙之中,然後用石頭將縫隙堵上,雖然這樣也不算穩妥,但他就住在旁邊,外面一旦有任何動靜,他也能第一時間出來檢視。如此一來,能杜絕大部分生物搶走自己食物的可能。

等他把東西藏好時,海底世界的光線也逐漸暗了下去。

第二日海底重新被鮟鱇魚燈光照亮時,章擇夕爬出了洞穴檢視自己的食物。岩石縫隙外沒有被破壞的痕跡,他把堵在外面的石頭搬開,扒拉出幾個藤壺,塞進了自己的洞穴內,然後重新用石頭把口子堵上。

拿出來的藤壺,就是他今天一天的口糧。頻繁搬石頭拿藤壺有些麻煩,一次拿夠一天的口糧正好,也不容易引起其他生物的注意。

吃飽後他會往周圍走走,也不會離開太遠,只是收集一些食物搬回來。

這兩日閒逛時,他發現有好幾群帶紋長鬚貓鯊總是聚在一起,群體中的鯊魚數量在八到三十條不止,有幾次章擇夕差點被追上,也不知道這群鯊魚為什麼會選擇聚在一起,回去後他決定還是暫時迴避一下為好。

……

在帶紋長鬚貓鯊頻繁活動的情況下,章擇夕已經有三天沒出門了。

附近聚集的帶紋長鬚貓鯊越來越多了,也不知道這個族群是不是在近期有群體行動,比如繁衍期聚集之類的可能。

如果這些帶紋長鬚貓鯊一直不離開,章擇夕可能會考慮搬家。

這段時間章擇夕已經摸清了頂上那條鮟鱇的活動規律。

鮟鱇頭頂大燈泡能長時間發光,但也有極限,章擇夕住在海底根本無法估算時間,只能按照自己睏倦的時間來判斷。它每次的發光時間大概是在八至十個小時左右,停止發光的時間則更長一些,要是仔細去算的話,一亮一黑的時間和一天時間也差不多。

鮟鱇魚的活動範圍也不是固定的,會在頭頂附近遊蕩,偶爾它還會往下游,章擇夕有一次還看到了它的影子從頭頂路過。

至今為止,他還從沒有見過第二個‘太陽’,側面證明了這裡可能只有一隻鮟鱇,所以他猜測這種鮟鱇應該是獨居生物。

如果海底其他地方也有光,那極有可能是每隻鮟鱇都有自己的一塊地盤,平時就在自己的地盤中活動,當然也不排除這些鮟鱇是輪流活動,興許附近住了其他的鮟鱇,只是一條接一條的班而已。

章擇夕不打算深究鮟鱇魚的生活習性,只是為了方便,直接以它的燈亮暗亮的時間來定義海底的時間。

此時距離他來到海底,已經是第十日。

章擇夕有些費力地從洞中鑽了出來。自從他吃了藤壺肉和菱形海藻後,體型就開始膨脹了,現在的體積至少是剛到海底時的兩倍。

這種從藤壺山上搬回來的食物很不一般,這是章擇夕這段時間對比其他食物的感觸,藤壺的肉吃了之後,就會感覺到渾身有勁,其他食物就只能達到果腹的的效果。

這對章擇夕來說是好事,為了鍛鍊的力量,他每天雖然不出遠門,卻也會去撿附近石頭,觸手舉著石頭上下左右的地舞動,以此來鍛鍊自身力量,等他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什麼鯊魚鼻涕怪都不在話下。章擇夕舉著石頭,越想心裡越得意。

與優勢並存的同樣也有煩惱,身體的長大,讓章擇夕每天出入洞穴都覺得有些擁擠,鑑於他身體足夠軟,暫時問題不大,如果後續他的體型還會持續增長,那要不了多久,他可能就得換一個巢穴。

巢穴裡的章魚卵這時候已經變成了鮮豔的橙色,透過薄膜已經能看到小章魚的形狀,要不了多久,這些小章魚大概就能破殼。這可是上萬枚的卵,到時候孵化成千上萬只小章魚的場景一定很壯觀,可惜,按照章魚的習性,小東西們大概一出生就會離開了。

按照章魚這個族群的繁衍習性,雌性章魚在小章魚出生時或者即將出生時死去,自然也沒有小章魚跟著章魚媽媽的可能。

可章擇夕不是一隻純粹的章魚,他既沒有生產章魚卵,也沒有餓肚子,至多就是幫忙孵了些日子的蛋。目前為止,他已經做好了孩子一出生就離開遠去的心理準備。

在鮟鱇燈明暗交替的第十五個日子,總是遊蕩在附近的帶紋長鬚貓鯊終於在章擇夕的期盼下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