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2頁)

作品:《變成章魚後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知事物的研究和探索,廣袤無垠的宇宙是人類從未間斷探索的目標之一。

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全球不同國家陸續有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向太陽系中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移居星球的火星進發,目前成功登陸火星的國家已經達到二十三個。

除了探索星球上是否存在生物之外,人類還抱著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居住星球的野心。

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多,地球資源加速消耗,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除了滿足人類對未知的好奇,還代表著可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可用資源。為此,人類對移居星球的改造十分上心。

想要改造星球並非異想天開,想真正實現起來卻並不容易,除了技術上有許多問題難以攻克之外,還會耗費地球本身的資源。

一旦決定參與火星的改造,資金就像流水一般傾瀉而出,最後也未必能得出什麼好結果。

繼登陸火星後,人類再次陷入了瓶頸。

前面提到,人類一直未曾停止過對未知的探索,而這種未知卻不僅僅侷限於太空。

一直痴迷於探索深海的海洋生物學家章睿教授認為,深海中擁有的資源豐富到超乎人類的想象,只是礙於開採上有些難度,才讓人類守著寶山不得其門而入。相比耗費大量資源改造卻未必能得到結果的星球,探索神秘的海洋最終能獲益更大。

這一說法在沒有確切利益為基礎的情況下,被國民們批判為目光短淺,甚至遭到了國外的嘲笑。太空中有無限的可能,怎麼能因為看不見的利益而削減探索太空的資源呢?

一直以來,支援章睿觀點的人並不多,直到2116年。

這一年,章睿對海洋的探索有了一個階段性的重大的發現,他傾盡家財資助的工業科研團隊終於在他即將要露宿街頭之前研發出了一款能承受萬米深海水壓的深海探測器。

深海探測器首次投放就拍攝了許多的深海景象,一個月後,一百架海洋探測器分散投放於世界各地的海底,其中一架深海探測器的攝像頭在南極海域萬米之下的深海中拍攝到了一段神奇的影像。

攝像傳回的畫面之中,淺海生物和深海生物居然能無視水壓和環境差異的限制,同時出現在一個空間內,甚至還有未知物種從畫面中一閃而過,光線打在海底,整體的格調既浪漫又詭異。

這段影片一出,當即被人質疑是影片合成,但經過專業手段的檢測,確認了這是一段真實的影片。哪怕如此,仍然有人對此保留懷疑,認為是章睿在譁眾取寵。

網上的叫囂並不妨礙國家為海洋研究的專案撥款,章睿依靠這段影片獲益不小,各國聞風而來,都想從他手中獲得探測器製造技術,章睿全然沒有透露技術的想法,倒是高價賣出了不少海洋探測器。

獲得了可以在深海萬米之下馳騁的海洋探測器後,各國對海洋的研究進入了史無前例的火熱階段,接下來的十幾年中陸續有探測器在深海中拍到了令人震驚的畫面,甚至有的探測器捕捉到了幾種未曾被發現的海洋生物物種的影像。

可惜每一次遇到這種現象時,海洋探測器都像是遇到了一層隔膜,無法繼續深入探索,強闖只會讓探測器受損。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現象是,有人將新的探測器發射到損毀的探測器定位時,除了探測器的殘骸之外,原地已經沒有了之前熱鬧的海底生態世界。

章睿教授被原科研所放棄後,自己組建了班底開始對深海進行研究,一次次的實驗和研究過後,他發表了一篇有關於萬米深海之下奇異生態的推測和研究論文。

根據不斷實驗所得的結論,他推測,深海之下可能存在著一個奇特的磁場,這個磁場的涵蓋範圍裡,生物們都能找到自己最適應的生存狀態。他將這一片神秘的磁場海域命名為——絕對平衡海域。

這一說法有人認同也有人反駁,但深海中存在著一個適合各種海洋生物生存的海域,已然成為了人類的共識。

……

地球歷2135年。

光線略顯昏暗的巨大房間內,大大小小的水族箱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空間,幾臺造型奇怪的儀器同時運轉,發出輕微的嗡嗡聲。寬闊的房間像是被精心改造過後的水族館。

章擇夕提著小水桶有些晃悠地走水族箱之間的狹窄小路,水桶裡的魚跳動著躍出水面,濺起幾簇水花後又重新落下。

他右手拎著水桶,腳步停在了其中一個佔地十平方米、高三米左右的水族箱前。

水族箱裡安靜異常,清澈的水中看不到其他生物的活動痕跡。

左手抓住巨大水族箱旁邊架著的□□,靈活地爬上了水族箱頂上,開啟水族箱頂上的凹槽,將專門留出的口子拉開,一股腦將小魚倒入水族箱,快速將口子重新關上。

自己則順著□□下了水族箱。

小魚入了水便快速遊開,寬闊的空間讓它們誤以為自己重新獲得了自由,不自覺放下了警惕,優哉遊哉地在水中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