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天道(第1/2頁)

作品:《重生:自己培養校花,真的香

一省之長目光深沉的看了唐缺一眼,道“在一個大院子裡,有一棵樹,本來,沒人管它,甚至給它施肥澆水,但他越長越大,他需要的養分越來越多,大地提供不了那麼多養分。”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在大地養分不足之前,這棵大樹就遮住了附近樹木的陽光,甚至遮住了主人的陽光,那麼它的下場,只有一個,被伐掉。所以,如果這棵樹聰明的話,就需要收斂一些枝丫,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意思很明顯,唐缺的公司,就是這棵大樹。

一省之長認為,唐缺到了收斂枝丫,減少吸收養分,將養分讓給其他一些歪棗樹的時候了。

這是奉勸。

也是警告。

不但來自於一省之長,也來自於其他一些爛瓜秧,歪棗樹。

唐缺笑了笑,來之前,他已經猜到了一省之長會說什麼,果然,就是這番說辭。

唐缺道“不好意思,我也有個大樹理論,完全和您的不同。”

一省之長喝了一口濃茶,點點頭“你講。”

到了一省之長這個層次,可謂幾人之下萬人之上,很多話沒必要說出來,只是點點頭,大家不言自明心有靈犀,往往就解決了。

但是他現唐缺不吃心有靈犀這一套,所以才琢磨了這麼一個比較明顯的大樹理論。

既沒有明說,也比較淺顯。

但最淺顯的比喻,也比沒有強。

使用比喻的說法,不容易留下把柄。

就算被記錄下來,也可以說自己就是實指,而不是隱喻。

其實,只要他話,會有無數的人拼了命搞唐缺,不死不休那種。

但唐缺現在風頭如此之盛,他不能搞的太明顯。

他職位高。

但唐缺經濟地位高,全省的經濟標杆。

而且,唐缺的背後,有周家的影子,他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近一年,因為唐缺展順風順水,河東也受到了很多益處,不但清泉市展極好,拉到了大批投資,連其他市收到的投資資金,也大幅度提高。

因為,他們現,在河東省投資有保障,所以才來投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所以,在各行各業,弄個標杆,弄個榜樣,還是不錯的。

唐缺,就是河東省商業圈子裡的標杆。

唐缺並未急著說他的大樹理論,也不緊不慢喝了一口茶,才道“我的大樹理論,和天道有關。”

一省之長笑了,一個年輕小子在他面前談論天道天命之類的,總是有些搞笑。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思。

但他還是做出洗耳恭聽的樣子。

“大樹的天道,就是生長,結子,庇護依靠它的鳥獸。所以要生長,而且要儘量生長,更好的庇護依靠他的鳥獸,但它生長,並不一定要無限制的攫取大地養分,它甚至能達到自我的良性迴圈,庇護鳥獸的同時,回饋大地。”

“如果這棵大樹生長過快,可能會擠壓其他大樹的生長空間,但這沒有什麼問題。”

一省之長搖頭“當然有問題,一家獨大,永遠是不行的。單木不成林。要想造就一片森林,就要讓所有的樹木均衡展。”

唐缺道“均衡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不能以壓制那些長得快的健康大樹。一樣的陽光,一樣的施肥,為什麼有的快有的慢,也許是那些長的慢的大樹病了,甚至併入膏肓,大樹自己不思進取,也有無數的蟲子在上面啃齧。”

一省之長聽到唐缺說蟲子啃齧,眼皮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

唐缺說的是什麼意思,他們彼此都是清清楚楚。

有很多人都想從唐缺這棵大樹上啃點好東西來,都失敗了。

“而且,您說的均衡展,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從根上說,我認為不對,而且大錯特錯。如果一個地方沒有幾棵拔的大樹,怎麼能看到更高的天空?只是學習其他地方的樹,按人家的樹生長,是無法參天的。”

唐缺開始明說,不再扯什麼大樹理論“說白了,我們華夏不能總在人類的認知區域打轉轉,跟著別人的屁股走,還應該到邊緣去看一看,拓展一下人類認知區,帶隊前行。如果華夏沒有拔的大樹,是到了不了認知邊緣的。”

“良性的競爭,才能成長。如果有人能比我做得好,我認賬,而不是用什麼下三濫的手段阻礙,更不會動用行政方面的關係阻礙。”

唐缺之所以願意講道理,還是想著能說服一省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