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哲學家的成長(第1/2頁)

作品:《重生:自己培養校花,真的香

布洛森教授奇怪道“去米國,還要我陪著你去?”

唐缺要去米國不奇怪,布洛森知道唐缺在米國有很多生意,而且很大。

經過過去,很正常。

但是竟然指名道姓的讓自己陪著。

有貓膩兒。

唐缺笑著道“當然是用一用您這哲學大教授名頭,古希臘哲學是不是真的不好說,但是您這哲學教授,可是不虛的。”

布洛森苦惱的道“別提古希臘哲學了,雖然很多考古上不支援,很多歷史也是編出來的,但是它的確是有源流的,並非所有的作品,都是偽作。”

唐缺點點頭“嗯嗯,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本來是希臘語寫的,但中間幾百上千年,沒有一個字兒,後來又從人家阿拉伯語翻譯了過來,也是神奇。”

布洛森不說這個話題了。

因為這當中的,有太多的難以自圓其說。

在交通交流不夠達的時候,相比於象形文字,表音文字的變化,應該要比象形文字變化更大。

畢竟,十里不同音。就像華夏,隔著一條河,這邊老鼠叫‘老鼠’,那邊就叫‘老斧’,這邊是‘喝水’那邊就是‘喝匪’或者‘喝雖’,用表音文字的話,完全是兩個。

比如華夏,南方粵語,北方普通話。表音文字的話,從文字上,就會無法交流。

唐朝距今不過千年,讀音已經有些變化莫測。

幾百年後,表音文字,應該比象形文字更難考究才對。

但是奇怪的是,西方隔了幾百年,不知道從弄出來一個孤本,還有人能輕鬆翻譯閱讀,就很呵呵。

從希臘語,到阿拉伯語,再到拉丁語,中間翻譯有多少變化,多少添油加醋,很難講。

從各種文獻上看,亞里士多德是存在的,柏拉圖也是存在的,但是他們的作品,的確值得懷疑。

還有什麼城邦文化,也都有點扯淡。

從經濟上就說不通。

不過,西方也有過輝煌的文明,這是肯定的,只是遠遠不如華夏文化源流這麼清晰,這麼龐大而已。

造假也有點肆無忌憚。

只不過是近代西方科技大爆炸 ,越了東方,才讓世界言必稱亞里士多德。

如果華夏能夠在未來一百年站在世界之巔,那麼全世界又開始言必稱老子孔子莊子,李白杜甫王陽明。

到時候,外國鬼子也會動不動來一句‘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現在科技上領先,才能說文化領先。

這也是唐缺注重高階實驗室,和電子科技的原因。

唐缺和布洛森說了說去米國的大概意圖。

布洛森道“華米兩國,沒有必要你死我活,海洋足夠寬廣,容得下兩個大國。”

唐缺點頭“對麼,我也是這個意思。誰達都是人類達,為什麼你們米國總是要打壓老二呢,害怕被人越,到處殺來殺去,打來打去,不好。”

布洛森覺得唐缺說的有道理“嗯嗯,就是這樣。和平展,然後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思維世界,多好啊,何必打來打去。欺負人,是不對的。”

哲學家麼,是公知,總是站在整體人類的層面思考問題,這沒錯。

相比之下,一些國內公知,就比較可笑了,言必稱國外,被洋鬼子下破了膽,見了就跪著站不起來,和布洛森這種公知,完全是兩種概念。

可以當公知,起碼要站在一個公平的立場,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而不是軟骨頭,自以為看清了世界,就鄙夷自己的親爹親媽和國家。

布洛森同意跟著唐缺回美國,正好他也和小嬌妻,團聚一下。

他老婆死的早,最近娶了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

唐缺見過布洛森的這個小老婆,身材很正,每天穿高跟鞋短裙,打扮入時,臉上皺紋也不多,塗脂抹粉之後,和明星有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