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新年一個吻(第1/2頁)

作品:《偶遇死了三年的老公

淮煙往迷尹街送了一批過年物資,裡面還夾著不少地下城的城市旅遊宣傳手冊,還有一個煙花燃放通知單。

淮煙已經跟林乾坤商量過了,小年跟年三十的兩天晚上,他們會在迷尹街找個開闊的廣場,晚上集中在廣場上放煙花。

那些煙花都是往年地下城中央街區過節的時候放的煙花規格,又大又漂亮,運了兩車能放很長時間。

自打迷尹街跟地下城簽訂過重建協議,地下城的太陽又照到了迷尹街,還沒到下午呢,迷尹街廣場上已經擠滿了人,裡三層外三層在那等著了。

安防局的人在維持治安,雖然人多,肩膀碰到肩膀,腳踩著腳,嘟囔兩句也就算了,打不起來也鬧不起來,都是一臉期待,等著晚上。

淮煙作為地下城代表,被林乾坤推上臺說了幾句新年賀詞。

祝城淵就站在下面看著他,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小時候快過年之前,淮正卿也會帶著淮煙去十三區福利院看他們,然後演講。

他也像此刻一樣,仰著頭,眼睛不眨,有時候他的位置很正,能看到淮煙的正臉,有時候他的位置很偏,只能看到淮煙的側臉。

跟那時不一樣的是,淮煙下來徑直衝他走過來,那個耀眼的人,會走到他身邊,牽著他的手,然後跟他一起回家。

“剛剛我在上面看你,想什麼呢,都愣了。”

祝城淵笑:“是看你看愣了。”

祝城淵總會在淮煙身上出神,不光在以前,他們當年正式在一起之後也一樣。

他還記得他們談戀愛的時候,一到他需要長時間去監測站考察了,分開的前夜他就會渾身煩躁,必定睡不踏實,前半夜不放開淮煙,翻來覆去各種折騰,直到淮煙受不了了開始求饒,答應他有時間就過去看他。

等淮煙累得睡著了,他反而變得更精神,一直看著淮煙,哪怕淮煙就在他懷裡。

淮煙累,睡得沉,他就一個人側躺著,胳膊撐著頭,能看他整整半宿。

淮煙第二天一醒,還以為祝城淵也才醒,一翻身騎到祝城淵身上,把祝城淵壓在下面。

“你醒多久了?”

祝城淵不想被淮煙看到他眼睛裡的紅血絲,閉著眼說:“沒多久。”

還故意壓著喉嚨,聲音很像是剛醒的沙啞感。

淮煙在他黑眼圈上用力親一下,好像用力些就能把他黑眼圈消掉,但不能,皺著眉又給他捋捋眉毛:“黑眼圈這麼重,我以為你沒睡。”

祝城淵是沒睡,他之前在網上搜過,他這症狀叫分離焦慮。

別人都說,熱戀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變淡,但祝城淵從來都沒體會過淡的時候。

怎麼會變淡呢?他是看都看不夠的,怎麼都看不夠。

從迷尹街離開,兩個人又去了十一區跟十二區的難民營,就在他們離開十一區難民營的路上,祝城淵跟淮煙說著話,扭頭往車窗外看,兒童福利中心門口幾個孩子蹲在馬路邊正在玩兒呢,有說有笑的。

一共四個孩子,都是黑乎乎的臉,眼睛亮晶晶的,最大的看起來也不過十歲,看起來他是領頭的,帶著其他三個小的,四個孩子手裡互相傳著一個東西在看。

淮煙也順著祝城淵的視線往外看:“他們是在玩兒什麼呢?”

祝城淵降下車窗,想看清楚一點兒,胳膊搭在車窗沿上,笑著說:“不知道,看起來挺好玩的。”

安諾放慢了車速,等到他們的車過去,祝城淵一眼就認出來那四個孩子手裡互相傳著玩的東西是他的戒指,他跟淮煙當初的婚戒。

藍色的寶石閃著光,最小的孩子捏在手裡,舉在頭頂正仔細看著。

“這是什麼戒指?”

“不知道。”

“這麼大,應該是大人的。”

祝城淵讓安諾停車,開啟車門直接跳下去,走到幾個孩子身邊蹲下身體,先跟他們打了招呼:“你們好,你們在玩什麼呢?”

戒指套在小孩兒的手指上,因為太大,掛在手指上直晃盪,露出那麼大的縫隙,那孩子很快又蜷著手指,把手背到身後,警惕地看著祝城淵。

“不用怕,你們剛剛玩的是戒指嗎?”

小孩兒不敢說話,扭頭去看最高的孩子,小聲喊了句“春哥”。

祝城淵又問最高個兒的孩子,伸出手:“你好,我叫祝城淵,我們可以認識一下嗎?”

男孩兒看祝城淵不像壞人,伸出手跟他握了下:“你好。”

“你叫什麼名字?”

淮煙也從車上下來了,衝著他們走過來,最高個兒的男孩兒眼睛定在淮煙身上,沒回答祝城淵的問題。

“他叫秦春,是我們大哥。”另外一個孩子說。

秦春還看著淮煙,等到他走近了,眼睛都亮了:“叔叔,真是你啊。”

淮煙剛剛也看到戒指了,沒想到會在這裡,他也蹲下去,但他不記得眼前叫他叔叔的男孩兒。

“我們以前見過嗎?”

“叔叔忘了嗎?幾個月前,在迷尹街東區的垃圾場,你把車裡的東西都給我們了,”秦春撓撓頭,一臉憨笑,“那時候我們臉上都是灰,你還把外套給了我弟弟,外套我弟弟還留著呢。”

秦春攬著身側一個矮一點兒小男孩兒說:“小兵,快謝謝叔叔。”

小點兒的孩子當初只顧得吃東西,沒記住淮煙的臉,但還是乖巧地說了聲“謝謝叔叔”。

淮煙笑了,在小兵頭上揉了下:“不用謝。”

他也想起來了,當初他們去迷尹街東區找馬泰,在東區的垃圾成附近看到幾個孩子在跟野狗搶食吃,他把車裡所有的吃的喝的都分給他們了,還把自己外套給了其中一個光屁股的孩子,就在他想把他們帶走的時候,幾個孩子扭頭就跑沒影兒了。

“沒想到你還記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