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戰略同盟意義(第1/2頁)

作品:《香江1980

第313章 戰略同盟意義

一行人來到米特蘭銀行總部門口。

英國的四大結算銀行之一,以資產值計排名第三,以分行數目計排名第四。

米特蘭銀行的總部設在倫敦,在英國擁有21oo家分行,在德國、法國、瑞士等歐洲國家亦擁有龐大的業務網路。

現在徐洛看中了這家銀行。

而滙豐銀行也同樣看中米特蘭,一旦收購米特蘭,無疑將大大加強滙豐銀行在歐洲的基礎,以完成其夢寐以求的“三腳凳”戰略部署。

與滙豐相比,天下光是名下的民生銀行體量完全不夠看的。

就算是要起收購,被收購方也要看看收購方的實力。

有時候不是有錢就能行,還得看有沒有能力為這家公司帶來什麼。

滙豐的展時間很長,業務在整個歐亞洲區域比民生要高出不知道多少。

何況由19o7年起,滙豐銀行就已經與米特蘭銀行建立代理關係。

儘管米特蘭和其他西方大銀行一樣,致力於擴充套件國際業務。

特別是熱衷於墨西哥、巴西等展中國家的大量貸款,導致在拉美債務危機中造成大筆壞賬,損失高達24億美元。

但根基還在。

徐洛想要收購米特蘭銀行,倒也不是為了阻止滙豐進軍歐洲的契機。

任何企業展壯大的過程都是不斷收購和併購。

如果能夠收購米特蘭,他也能進軍歐洲。

就算不能收購米特蘭全部股份,若是能收購一部分股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他最終的目的是劍指國泰航空及其最大的股東太古集團。

從7o年代末以來,香港的華資開始崛起,很多英資企業都被收購。

太古洋行之所以一直沒有受到華資收購潮的影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泰航空在香港的巨大影響力。

1948年,國泰被太古集團收購大約45%的股份,緊接著作為創始人之一的美國股東退出,太古集團的持股比例增到7o%,而剩下3o%的股份則被滙豐銀行把持。

徐洛想要的就是這3o%的股份。

所以前有溢價收購海豐股份,現在又打米特蘭銀行的主意。

打算與中信組成戰略同盟,是為了防止施懷雅家族會阻止他的持股計劃,轉而向中信售出股份。

同盟,是對這一計劃後路的部署。

哪怕這件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可提前部署總是沒有壞處,而不是事到臨頭才急急忙忙去準備。

如果滙豐想要進入歐洲,就只能從米特蘭下手,因為滙豐曾試圖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但最後功虧一簣,鎩羽而歸。

這不是賭歷史的走向,而是滙豐銀行因為其‘英國血統’的關係,在整個英國除了米特蘭,完全找不到符合它展策略的銀行。

去年的英鎊危機他就想收購這家銀行的股份,但當時英國政府對外資收購英國銀行的態度很堅決。

現在想要收購任何英國銀行,都得成立或者是收購一家以倫敦為基地的公司,這樣才能剛好展開業務。

此前陳淑蓉讓人不是直接來成立兩家公司,而是直接收購一家破產的acR證券公司作為根基。

acR證券這個名字就跟蘋果app1e公司一樣,只為了在黃頁上排名靠前。

徐洛在紐約開設的acc也是打的這個主意。

再以這家公司開設寶馬集團,和一家名為aRm科技公司的空殼子。

反正他這次的目標是成立汽車集團和晶片公司,也不是此時此刻就得收購米特蘭銀行。

還有得是時間,可以先好好計劃。